胶囊内镜行走在消化道内的小型机器人

胃肠镜是检查胃肠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部分患者害怕检查或是身体条件接受不了检查而让胃肠肿瘤“钻了空子”。如今随着胶囊内镜的面世,它只需像吞一颗胶囊一样方便、无痛苦的检查方式,打破了胃肠镜检查的“禁区”。

案例:用胶囊内镜检出钩虫

近期,医院来了位79岁的女患者,因“排黑便伴头晕、胸闷10余天”入院。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冯少明主任谈到,考虑到患者年龄大,且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等高危因素,胃肠镜检查风险大便建议病人使用胶囊内镜做检查。

胶囊内镜图片清晰,医生据此发现了这名患者空肠出血灶,并见有钩虫,而胶囊内镜也在吞服后第二天排出。诊断明确后,冯主任给予了相关治疗,患者出血症状消失,并于十多天后顺利出院。经回访,患者出院后半月未再有便血、黑便等出血症状。

优点:不插管精细检查小肠

高龄基础疾病较多患者实用

冯主任介绍,胶囊内镜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微型数码照相机,大小类似普通的药物胶囊,可以像服药一样吞服。胶囊内镜在人体内借助胃肠道的蠕动向前运动,同时以每秒两幅图像的频率连续进行拍摄,这些图像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患者腰部的数据记录仪中,最后胶囊随大便排出体外。

检查结束后,只用将数据记录仪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就可显示胶囊内镜拍摄的所有照片,临床医生则可根据这些照片对病情做出分析判断。

冯主任指出:胶囊内镜具有度视角,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观察盲区。本例患者因高龄,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等高危因素,最终在胶囊内镜下见到小肠钩虫虫体而确诊,使患者避免遭受胃镜、肠镜及剖腹探查之苦。

冯主任提醒,对于高龄、基础病较多、不能耐受普通胃肠镜患者,经济条件许可下,可做胶囊内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行走在消化道内的小型“机器人”

胶囊内镜的诞生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被人们称为消化内镜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胶囊内镜即无线内镜,它是由一个微型照相机、数字处理系统和无线收发系统等组成,受检者将胶囊内镜吞咽下后,在消化道的蠕动下,“一路走一路拍”,并将图像实时传送至患者所穿戴的数据记录仪上。

6—8小时后,胶囊电池用尽,随大便排出体外,医生通过影像工作站分析图像记录仪所记录的图像就可以了解病人整个消化道的情况,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与插入式的消化道内镜相比,胶囊内镜最大的优点是无痛、无创、安全、便捷,尤其是传统胃肠镜的检查盲区——小肠的检查具有独到之处,特别适合那些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或是传统胃肠镜检查不出病因,怀疑有小肠病变患者和经济条件不错,对痛苦耐受力差,品质要求高的患者。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hl/70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