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八岁孩子常见病的中医治疗之二
二、腹泻,也就是拉肚子
小儿属于纯阳之体,怕泻不怕吐。成年人相反。泄泻对孩子的伤害要比吐大一些。拉肚子其实比发热更好判断。从大便的性状就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大便清稀的,一般不会太臭,并且稍有腥味,属于寒泻,一般是由于过食生冷,或者晚上肚子受凉引起来的,吃点温补就可以,比如平胃散就是一个很好的处方,理中也可以。
大便比较臭,一般就是热泻或伤食泻,这时候要敲敲肚子,摸摸肚子看是否胀气,胀气的就是伤食泻,一般腹泻之前都有过多的吃东西的现象,大便有一股酸臭味,用点通泻消导药物,把肚子里面的东西排泄出来,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
单纯的湿热引起来的腹泻,擦屁股时,都会感觉到大便比较粘滞,或者热重的,都是爆泻,大便是嘭出来的,这时候就要清清热了,可以使用泻黄散之类的解决。
病后出现的,大多是脾虚引起来的,这种大便也属于清稀,脸色都不好,发黄或者发白,买点参苓白术散就能解决。
还有身体容易受到惊吓引起来的,这种情况比较少,但一般的治疗方法也行,最好是能加点镇惊的药物,那效果会不一般。
假如大便里面有黏涎的,这属于痢疾,治疗的时候也要用消导药,如大黄,这样肯定更会引起拉肚子,但这样会很快治好,千万不能用补药,不然孩子会肚子疼。
拉肚子,不一定是坏事。比如伤食吧,拉出来以后孩子比较舒服。这也是人体的一个排邪反应。但有些拉肚子就不能不注意,一拉肚子,拉出来的全是水状的,叫水泻,要不抓紧治疗,很快就会脱阴,孩子会萎靡不振。
饮食在肚子里面停留的时间过长,就要影响消化吸收。有些家长就说,明明给孩子吃的那么多,那么有营养,孩子怎么不胖呢?第一,孩子胖不胖,跟你的饮食关系不大,就拿身高来说吧,邓小平同志吃的再多,他也长不高,为什么要强求呢?出力不讨好。第二,吃的多了,肠胃就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就像一个机器一样,超过了它的负荷就要出问题。伤了脾胃,吸收就是问题,那么多的营养全部流失掉了,根本吸收不到多少。反而停留的时间长了产生毒素,导致腹泻腹胀腹痛,有些身上还长疹子、皮肤瘙痒等等。这种腹泻,一定要让他拉出来。
顺便再谈一下古人的老话:人一辈子吃的东西是有定数的,提前吃完了,生命也就该结束了。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迷信一样,但其中的道理想明白了,却真是那么一回事。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包括人的肠胃也是,使用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损坏了。据现代医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心跳也是有定数的。就像手机一样,天天按来按去,用不了很长时间就要坏掉,用的次数少一点,就能多用一段时间。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因为没的吃,每顿都要省。现在不吃饱不算完,有时候还要剩很多扔掉。并且还要吃夜宵,晚上也不让肠胃休息。人要是不休息,天天做活,也撑不了很长时间,为什么不能给肠胃一些休息时间呢?
顺便提一下简便的治疗方法。一般的腹泻,扎扎足三里就会有好的效果。但没学过针灸的怎么办?假如是水泻,可以到公园什么的地方,找几颗新鲜的车前草捣烂了敷在肚脐上就可以了。寒邪可以用理中丸(最好是蜜丸,糊丸或浓缩丸没有效果的)弄个一半或者肚脐大小的,塞进去,用纱布包好,一般半天左右就可以止住。但千万不能反着用。我曾经有一次晚上肚子受凉引起腹泻,使用理中丸敷脐,效果出奇的好,但我没取下来,第二天就出现了肛门灼热的现象。意思是说中病即止,不要过了。敷脐对小儿来说,是比汤药要快捷的,并且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家长可以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