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
微创是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心血管外科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医界同行还是在患者眼中,都有着“高难度、高风险、高创伤”的第一印象,学科整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何迎接外科学界的微创“潮流”,在保持学科传统、尊重学科特点的前提下,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微创心血管外科之路,心血管外科同道长年来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而在发病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下肢动脉疾病的血管腔内治疗技术迅猛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式,适应证不断扩大,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期我们就“微创心血管外科”和“下肢动脉疾病”策划了2个重点栏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胡盛寿院士为“微创心血管外科”撰写了述评《我国未来心血管外科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的经济文化现状,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心血管外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同道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下肢动脉疾病”方面,我们邀请医院血管外科王深明教授撰写了述评《规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腔内治疗》,梳理了该领域临床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专家论坛栏目,医院心外科魏来教授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心脏外科新纪元、新机遇、新挑战》为题,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技术演变、手术指征、手术入路、支架瓣膜种类及研究现状、相关问题(如并发症、中危患者的应用、瓣膜退变)出发,提出新时代的心脏外科医师需要熟悉并掌握介入技术,并认真思考介入技术的开展将给患者病情特点、疾病诊疗流程所带来的变化,迎接机遇、直面挑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另一篇专家论坛来自医院易定华教授,他阐述了《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技术相关问题的思考》,从他们的经验出发,简述了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发展历史,就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手术技术操作、主要并发症防治、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相信对计划开展此类手术的医师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进行《股腘动脉段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的腔内治疗策略分析》,就支架内再狭窄这一热点问题,从再狭窄的评估,以及切割球囊、药物涂层球囊、支架植入、内膜减容的应用阐述了相应的研究现状和治疗策略。
本期我们还刊登了由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和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共识汇集了肝、肾、胰腺、小肠、心、肺移植中移植器官保存与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共提出28条推荐意见,目的在于改善供器官质量,提高移植治疗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