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二尖瓣瓣周漏介入治疗
患者武XX,女,34岁。10年前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瓣伴关闭不全”拟行二尖瓣置换术,考虑患者迫切的生育需求,当时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年8月,患者因持续性胸闷、气短至北京2医院复查,诊断为“二尖瓣生物瓣退化,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随后行开胸二尖瓣金属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伤口愈合不良,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及胸骨钛板固定术。术后2月,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伴双下肢水肿。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金属瓣瓣周漏(重度),肺动脉高压。由于患者二次外科开胸+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体质较弱,经评估系外科手术高危患者,医院专家推荐,患者慕名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
1、术前经胸、经食道超声:
瓣周漏口:15×6mm,流速:cm/s,压差:19mmHg,反流:22ml。
2、术前CTA检查:可发现二尖瓣手术5点位置有异常通路,漏口直径8.5mm。3、查血、尿各项指标:BNPpg/ml,提示有明显心肌损伤。
经积极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调整全身及心脏功能,积极术前准备后,患者于年12月12日接受局麻下经导管二尖瓣瓣周漏封堵术。
4、手术流程:
1)局麻,穿刺左、右股动脉置入6F血管鞘管,透视显示患者既往反复多次心脏手术(可见二尖瓣金属瓣、三尖瓣成型环、多根起搏导线及永久起搏器、3根胸骨固定钢丝和2个胸骨固定钛板影像)。行左室造影,显示瓣周漏大量反流血液,测量分流间距为8.5mm。2)左侧2.6米导丝引导切割猪尾管通过瓣周漏定位于左房。3)输送鞘管时,因导丝太软,支撑力不足,导丝从漏口中弹出,鞘管无法穿过漏口。4)置换Lunderquist导丝,沿导丝顺利送入7F鞘管通过瓣周漏口进入左房固定。5)经鞘管送入16mmplug封堵器,DSA定位下精准释放于漏口。6)结合造影和术中经食道超声,查看封堵状况,发现仍存在中量残余漏。7)同样方法经对侧股动脉植入7F输送鞘管,放入第二个14mm封堵器。由于再次植入鞘管及封堵器时对第一个封堵器产生移位,因而重新调整第一个封堵器的位置,保证出现明显的“腰征”。8)经食道超声和左室造影显示极少量分流,封堵器位置合适,封堵成功。9)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完成手术。
5、术后三天,患者复查食道超声:
瓣周漏口:1×2mm,流速:cm/s,压差:34mmHg,反流:3ml。
并且术后创伤小:复查血、尿指标:BNPpg/ml,心肌损伤明显减轻;无溶血表现,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医院心血管外科复杂二尖瓣瓣周漏介入手术的成功,进一步完善了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的技术手段。
医院心血管外科杨剑副主任带领团队目前已通过微创介入技术成功救治近百例瓣周漏患者,使得患者免受再次开胸手术带来的身体创伤和经济负担。此外,该团队还从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弓缩窄、冠状动脉瘘等介入诊治。
术前请联系:唐医生徐护士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北京中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