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垲:年生于重庆的中医世家,其父为民国时期中央国医馆馆员陈紫扬。原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藏象学说(关于人体脏器于阴阳五行形象化的学说)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擅心血管类疾病。陈主任关于心血管病种的总结: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中风。中医针对心衰治疗有五大特点:1、效果不错。服中药可以让你控制并缓解心衰,不必终身服药抗衰。2、很少副作用,相反西药治疗副作用很明显,有的还相当严重。3、照顾全面。如果用中药全面治疗,不但原来的病能得到控制,心衰也得到控制。4、整体调理,强身健体。心脏衰竭是什么病?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指在有足够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症。简而言之,心脏是靠心肌的收缩而跳动把心内的血液经血管流通到全身。心衰就是心脏跳动功能极度减弱,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如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临床症状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力特征。病情进一步发展会产生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心源性哮喘的一种严重类型,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力进一步升高导致肺泡水肿,患者极度气短、双肺啰音、咯出血性液体,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致命。尿少、腹胀、纳呆、恶心、失眠、嗜睡、心悸、怔忡、胸闷等症状和唇甲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征阳性、心脏扩大、心动过速,闻及第三心音奔马律,双肺底可有广泛湿性啰音,伴呼气性哮鸣音,肝肿大,骰臀部及双下肢水肿,体重增加,颈静脉怒张等体征。中、西医分别对于病因的总结中医学认为心衰初起病多在心肺两脏,病久则累及脾肾。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虚,尤其与心脾肾阳虚有关。心衰在临床中属于“心痹”、“心水”、“水肿”、“心悸”、“怔忡”、“痰饮”、“咳喘”的范畴。常有感觉外邪、劳倦过甚、情志所伤、妊娠分娩而诱发。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则气化不利,以致水湿停聚,形成水肿,如水气射肺,则肺失肃降,气上逆而喘咳,水气凌心则心悸,肾不纳气则呼多吸少,气短难续。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心肌本身疾病。心肌细胞直接受到侵犯,发生病理改变,如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衰分为右心衰和左心衰。二、继发于负荷过重的心功能损害,最后发展为失代偿性心衰。如高血压病、慢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心衰常因感染、贫血、心律失常、劳累过度、情绪激动和饮食过饱而诱发。辨证后的6类症状1.心肺气虚症状:心悸,气短,肢倦乏力,动则加剧,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2.气阴亏虚症状: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3.心肾阳虚症状: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4.气虚血瘀症状:心悸气短,胸胁作痛,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下肢浮肿,面色灰青;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5.阳虚水泛症状:心悸气短,或不得平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烦躁出汗,额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舌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6.痰饮阻肺症状:心悸气急,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咯白痰或痰黄黏稠,胸脘痞闷,头晕目眩,尿少浮肿,或伴痰鸣,或发热口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心衰的基本治疗温阳治疗心力衰竭的温阳法,需要达到温振元阳之目的,不是一般的温肺、温脾胃、暖肝,不是任何温药都能胜任,须用附子作主药。益气治疗心力衰竭的益气法,需要大补元气,用药首推人参。黄芪每能益气,可以补肺气、益正气、升阳气,但没有大补元气之功,对心衰来说,其功逊于人参。但心衰病人应用黄芪机会仍多,一是水肿明显时,取黄芪有益气行水之功,二是有气虚血瘀时,取黄芪有益气行血之功。利水治疗心衰的利水法,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比较缓和的用通阳利水和温阳利水,比较峻猛的为泄水逐饮。心衰出现水肿的,基本病机是阳气虚衰不能利水,故通阳利水是最基本的常用的利水法。通阳利水可选桂枝。心力衰竭护理的注意事项心衰病情不易稳定的原因在于,器质性改变发生的心脏病本身不易消除,如果再有诱发因素存在,就会趁机复发。为此,处于心衰恢复期病人应注意:情绪情绪紧张、激动、大喜、大悲等将给病人蒙上一层阴影。因上述情况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结果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衰就易卷土重来。对待疾病最佳态度应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暴饮暴食也是恢复期病人大敌。因胃部饱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心肺功能,易促使心衰再次发作。心衰恢复期病人的饮食原则应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适当限制钠盐。休息少数冠心病病人在恢复期,自以为“心衰已过”,不会再有问题,盲目加大活动量。因劳累过度,使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例子不乏其人。其实,恢复期病人虽不可长期与病床为伴,但也应注意充分休息,根据具体情况,”动静结合“----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待心功能确实恢复稳定后,再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感染罹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均可损害心肌收缩力,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如风湿活动为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也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心脏病人注意保护自己,预防各种感染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应及时彻底治疗。服药恢复期病人心脏代偿功能虽有所恢复,但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仍需遵循医嘱使用药物维持,如强心剂,利尿药等。有患者自以为“久病成医”随心所欲地用药,以至过量,不足或过早停药,心力衰竭也许会找上门来。陈主任特别提醒: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应休息静养,限制体力活动,必要时绝对卧床休息,以培养心气,切忌七情之干扰。如心气逐步恢复,可起床少事庭间散步。喘急甚者,用高枕而卧,并给吸氧。饮食宜清淡,以使脾胃得以运化,忌盐饮食,避免克伐肾气。防止寒冷,以免肺部感染,加重心衰。
喜欢君和堂,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