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0天/1月以内的小儿称为新生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0.7-0.8%。母亲怀孕的第三周起,胎儿的心脏开始发育,直至第八周时胎儿心脏的内部结构已基本定型。在心脏的发育过程中,若母亲受到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营养缺乏;接触放射线及有害化学物质;某些药物和遗传因素等影响,将会干扰胎儿的心脏发育,从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
1.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
(1)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等。
“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肺动脉闭锁,肺静脉异位引流,单心室等。
(2)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表现:1、心脏杂音2、青紫3、体力差:哺乳困难,气促,哭闹无力4、呼吸道感染5、心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拒奶6、其他先天性发育障碍:伴发先天性心脏病
(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常规行心电图,胸部X片和心脏超声检查基本可以确诊。特殊检查有核磁共振,CT,心导管检查。
2.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
(1)“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期以随访为主。部分小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以自愈,较大缺损择期行内外科介入或手术治疗疗效好。
(2)“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除心脏杂音外,可伴有上述2、3、4、5的不同表现.首先,尽快明确诊断,内科处理,稳定/缓解病情。其次,选择手术时机,通常完全性大血管转位,肺动脉闭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复杂先心病应急诊手术,其他复杂先心病可视情况在婴幼儿期手术。随着我国先心病诊治技术的发展,目前复杂先心病的治疗结果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家庭护理
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心脏负担。需保持皮肤清洁,提倡母乳喂养,保持大小便能畅排,排便困难过分用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医院心脏心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
4.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1)父母改变不良嗜好,戒烟戒酒。
(2)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
(3)避免接触放射线及化学等有害物质,规避污染环境。
(4)提倡孕前检查,按时进行妊娠期各项检查。
(5)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以上科普内容由我院心外科小儿心外亚专科提供)
我院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以诊治心胸疾医院,开展各类冠心搭桥术,心脏单、双瓣膜置换术及瓣膜成形术及各种心脏复杂畸形的诊治。我院心外科自九十年代开始开展二尖瓣成形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技术特色。近年来,我院心外科又在临床主动脉瓣成形和主动脉根部重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心外科小儿心外亚专科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诊治领域不断取得进步,相继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先心微创手术,非体外循环下外科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同时不断向低龄低体重和复杂先心病治疗领域开拓,针对复杂先心难题之一的小儿瓣膜病变,开展了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成形术等,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先心病治疗的先进行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