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芳,杨娅
单位:首都医院
患者男性,60岁。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伴心悸气促9年余。患者年10月因急医院植入1枚支架(前降支)。年10月再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后冠脉造影示前降支支架%闭塞,原支架内再次置入支架,并接受干细胞治疗。其后因收缩性心力衰竭数次入院。患者气短,NYHA心功能分级IV级。患者既往高血压12年,高脂血症10+年,糖尿病史10+年。
查体:BP/70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BNP:pg/ml
心电图:陈旧性心肌梗死(前间隔)。
左心显著扩大,心尖部膨隆,以前壁为主,心尖未见血栓(图1,图2)。
心尖变薄,左心室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
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均可见轻度反流。三尖瓣反流法估计肺动脉收缩压68mmHg。
左心室显著扩大,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末内径70mm,左室收末内径64mm,左心室射血分数EF22%,心室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ml,收缩末容积ml,左心室射血分数EF21.6%。
二尖瓣E/A3.5,室间隔E’5.4cm/s,E/E’19,提示限制性舒张功能障碍。
图1四心腔切面左心显著扩大,心尖部膨隆
图2(动态)四腔心切面左室显著扩大,左室壁运动普遍减低
因患者症状恶化显著影响日常生活,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尖膨出,形成室壁瘤,心室显著扩大,患者心室收缩能力显著降低,致患者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而住院,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影响患者生存率。对于此类患者,可应用左心室重建手术或者左心室减容术,但是手术风险高、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经皮左室重建术,亦称“室壁瘤隔离术”,是采用微创方法进行的介入性左室重建,在左心室室壁瘤处植入形似“降落伞”的装置有效隔离左心室(图3),降低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室壁张力,减轻左心室负荷,使心室重塑终止甚至逆转,提升患者心脏功能。此装置经导管从股动脉穿刺后,经超声心动图确定锚定心尖后,将“降落伞”释放植入,打开后的降落伞形状类似高脚杯(图4,图5),并随着心脏搏动呈现同步协调运动。欧洲和美国进行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经皮“室壁瘤隔离术”可降低患者1年心力衰竭所导致的死亡和再住院风险。此项技术,于年引入中国。此例患者接受经皮室壁瘤隔离术后,左心室EF上升至32%。
主要适应证包括: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超过2个月;存在前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形成;左心室舒张末径<70mm,左心室射血分数<40%;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无外科搭桥和室壁瘤切除术的指征或有其禁忌证。主要禁忌证包括:60天以内的心肌梗死;60天以内进行的血运重建治疗;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有搭桥和室壁瘤切除指征,且无其禁忌证。
图3左心室“降落伞”装置
图4左心室“降落伞”手术示意图
图5本例患者左心室“降落伞”手术示意图
筛选患者需要需要进行临床评估,心脏CT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综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决定患者是否接受此治疗。超声心动图能够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提供多方面信息。简要概括如下:
术前
评估心脏大小;
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EF>15%而<40%);
评价室壁运动情况;
评估室壁瘤,包括位置(前壁心肌梗死所致的室壁瘤),大小以及是否有血栓;
排除其他禁忌证
(1)主动脉或者二尖瓣机械瓣;
(2)主动脉瓣中度或者以上狭窄及反流;
(3)患者有其他解剖异常无法接受“降落伞”植入,例如左心室粗大异常肌束,此项尤为重要,因为降落伞装置一经释放,无法通过介入手段回收,因此术前准确排除各类解剖异常尤为重要。
术中
指导降落伞的植入;
观察降落伞是否到达心尖(图6,图7)。
图6(动态)术中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鞘管位置
图7(动态)术中心尖两腔心切面显示鞘管位置
术后
观测降落伞的位置,运动情况(图8-图10);
测量有效隔离室壁瘤以后的左心室功能。
图8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降落伞”位于左心室心尖
图9(动态)经胸超声心动图四腔心切面显示左室心尖部降落伞
图10(动态)经胸超声心动图心尖两腔心切面显示左室心尖部降落伞
动图
图11(动态)经胸超声心动图短轴切面显示降落伞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