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不是心脏病
很多人都有过心悸的经验,突然感觉到心脏怦怦跳,或是不规律的跳动,因而担心自己有心脏方面的问题。许多原因都会造成心悸,例如没吃早饭、空腹太久、摄取过多咖啡因、饮酒过量、或者长期服药者突然停药、有饮酒习惯者突然不喝酒,都可能有心悸的症状。然而,心悸并不会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只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我自己也心悸过,那是某次看病时发生的。当时我要赶下午的飞机到香港,外面还有五个病人候诊。一看时间已经12点,我很怕来不及,整个人开始着急,心脏扑通扑通猛跳。
很多人的心悸都是类似的情况,可能考试来不及了,车子却塞在路上动弹不得;要交一份重要报告,计算机却死机了。明明时间很急迫,却又因为某件事而耽搁,无法在当下解决,就容易出现心悸现象。
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并不会注意到心跳的感觉,除非可以去量脉搏,用听诊器听它,或将手枕在手臂上。如果坐在哪里,突然感觉到心脏怦、怦、怦地跳动,可能就是所谓的心悸。
心悸不能被视为心脏病,而是神经本身的作用,它与人的焦虑、恐慌、过度亢奋、或情绪不平稳有关。许多恐慌症的病人会去看心脏科,但都找不到原因,顶多是轻度二尖瓣脱垂。这是因为心悸发作时,我们无法区分是交感神经作用,还是心脏出了问题。
大部分感觉到心脏怦怦跳、心跳急促的人,都不是心脏本身的疾病,而是自主神经对心脏的影响。自主神经里的交感神经让心跳速度增加,副交感神经让心跳速度减慢。而肠胃的交感神经则与之相反。例如,要参加赛跑,心脏速度要增加,而胃肠蠕动则要减少。
身体有着奇妙的平稳,当神经系统亢奋的时候,有些地方会加强,有些地方会减弱。当交感神经作用的时候,血压会上升,瞳孔也会放大,让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所以很多心悸的问题,可能是体内因素造成的:也许太劳累,最近压力太大、紧张过度,经常赶时间,潜意识害怕能量的累积。白天活动过度,晚上一躺下来心脏仍是怦怦跳,这是由于人还处于兴奋状态,有些人在生理期前也有类似状况。
心脏病的治疗得多能量疏通着手
心脏病的种类很多,最常见书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由心肌构成,就像泵一样提供全身器官所需的氧气和血液,可是心脏细胞无法直接从血液中得到养分,必须从主动脉干延伸出来的冠状动脉得到氧气和营养。如果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产生狭窄或阻塞现象,导致心肌损伤而造成心脏疾病,就称为冠状动脉疾病。
形成冠状动脉的原因有多种,例如粥状动脉硬化、动脉痉挛、血栓、血管阻塞狭窄等。其中动脉痉挛并不是真正的心脏疾病,是一些较敏感的人,在冠状动脉收缩时会缺氧,产生类似心肌梗塞的问题。
心肌梗塞的症状是手脚冰冷、冒冷汗,整个心脏好像被捆住般疼痛;这是因为神经分布关系,有时会造成肩膀酸痛。很多忧郁症的病人,也容易有胸口郁闷症状,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腔上;这与心肌梗塞的急性发作不太一样,偶尔也会有皮肤冰冷、冒冷汗的症状。
动脉硬化也就是通往心脏的三条冠状动脉(血管)里面的管壁变厚了,累积很多杂质,血流不过去。这时人若情绪紧张,或在运动、大餐后,会觉得胸口不舒服,这是心肌缺氧,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这时若在舌下含硝酸甘油,会让冠状动脉放松。
硝酸甘油是一种爆炸力极强的炸药,即制造火药的成分;它却能让医学用来作血管扩张的药。许多有心脏病的人,通常都很容易发脾气,这时候使用硝酸甘油就等于找一个更强烈的炸药来对付这个人。想到这点,不禁让我感叹人体神奇之处!
医学认为心脏有问题是由于血管病变所造成的。以身心灵的角度来看,心脏问题是出于一个人没有心“心的能量”流动。这样的人看事情总是不顺眼,这个不喜欢,那个让人难过。当生命的能量没打开,任何医疗都没办法解决心脏疾病的问题,因为真正的关键在说“心”的精神。
我常说:“最好的换心手术,救不回一个没有心要活下去的人”!一个心脏有问题的人,得先找出哪个部分的能量被压抑了。而现代西医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人方法,大致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在血管里放支架,使其扩阔)、外科手术(在心脏外面接外焕道疏通血液)。此外,就是饮食控制。“少吃油腻的食物”,成为倡导的重点,因为胆固醇和三酸油脂过高会增加心血管阻塞的概率。从身心灵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失望和伤心,才是形成心脏病的两大因子。心脏是一个人元气的来源,当这颗心没有能量,人会越没有活力。同样地,人活得快活,新陈代谢自然会好,胆固醇、三酸甘油酯,血压等会有能量出口,根本不需要担心饮食问题的。真正的防治,是教导人们怎么活得开心,生活不再只有沉重的心理负担。
找回自己的力量,从不依赖药物开始
有些人担心重要时刻会过度紧张,而使用抗焦虑的镇定剂让神经舒缓下来。身心灵治疗法认为,只有当我们愈不依赖药物,才能找到自己的力量。
人的身体天生是健康的,疾痛表达了某种信号。人只有在生病时,才会停下脚步,好好省视自己的生活;疾痛会让看到内在被压抑的自己。当我们不去借由身体“不适”来看见“自己”,就使用药物而越过觉察内在价值的机会,是很难真正将疾病的起因根除。
我并不是要大家生病不吃药,但必须有一个观念,药吃得越少,身体才会越健康。以生理上的角度而言,过多药物会干扰身体自然的过程,尤其是所谓自然死亡的过程。自然死亡是我们的身体、器官功能损坏到某种程度时,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一种寿终正寝。
无论是因为生病,或是多重器官衰竭造成生理现象减退时,我会建议使用愈少的药物愈好。仔细观察,在医院中使用在剂量药物的病人,常活得很痛苦,又死不了的人。
如果我们使用大量药物,会妨碍这个自然的过程。虽然看似痛苦被减低,对病人来说却是一种折磨。所以我常讲,终其一生药吃得越少,人会越好走,生命走到尽头,但求一个好死。
(未完待续)
——————————————————
版权说明:文章内容出自《谁说慢性病不会好》一书,作者许添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根据自己的咨询经验与理解,将内容重新整理。如果有其他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