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兢兢业业
——医院抽动症专家刘建朝主任
人们说,医生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医院的刘建朝主任就是这样的集二者于一身的白衣天使。
一个好的医生只有德艺双馨才能有能力救治他人,手艺的提高来自于临床的经验的积累和勤奋的理论学习,而对待患者的态度如沐春风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疼痛。对于刘建朝来说,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平凡的,每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没有抱怨,只有付出。
作为一名医生,刘建朝深知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信任。多年来,刘建朝用爱心与智慧破解了医学界的一道道难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希望和惊喜。他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拯救了无数倍病痛折磨的孩子。
医技:
医院拒之门外的患者
在担任抽动多动科主任的五年多时间里,刘建朝依然坚持将患者的诊疗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每天交班后、下班前他的身影都活跃在患者的床头前,无论工作再忙,每周一次病区大查房都雷打不动,很多科主任笑称:“看你豪放不羁的,怎么工作起来象拼命三郎”。他对工作的严谨认真、对患者的细致耐心都深深影响到身边的医护人员们。
7月份,一名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合并肌无力”的贵州男孩前来医院就诊,在询问治疗史后,得知这名医院拒之门外,他们对这个孩子的病已经束手无策。但刘建朝毅然决然的接诊了这个小患者,即使他知道,如果治不好,他将面临众多的流言蜚语,以及多年的名声扫地,但跟拯救这个孩子相比,其他的都显得微不足道。
对于这个特殊的患者,刘建朝坦白,为他治疗心里是有压力的,但在看到孩子的时候,已经全都化成了动力。由于孩子的情况复杂,为了给他治疗,刘建朝买来了大量医学资料,并在网络上检索相关资料,遇到困难的时候打电话向远在海外的恩师请教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建朝的悉心诊疗下,经过3个月的治疗,这个男孩儿就康复出院了。
仁心:
号召全院为贫困孩子捐款
年5月,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新疆慕名而来的13岁重度抽动症患者玉素甫江,患者父母都是农民,为了给玉素甫江治病家中已是一贫如洗、负债累累,这次东拼西凑带了元来到北京,就指望这元钱能够挽救玉素甫江。望着玉素甫江渴望的眼神,听着他爸妈那泣哭声,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玉素甫江掬下一把同情的泪水。
刘建朝首先带头捐款,并以“伸出你友谊的双手,救救这可怜的孩子”为题,写出了医院门诊部前,号召全院职工解囊相助,10元、20元、50元、元……为了治好玉素甫江的抽动症,刘建朝对玉素甫江倾注了全部爱心,他每天比平时上班早一个小时,下班后晚走一个小时,随时了解玉素甫江的动向,调整康复方案。
在刘建朝的悉心诊疗以及全院职工的帮助下,玉素甫江的抽动症彻底治愈,当一家人准备回家的时候,来到刘建朝的办公室向他道别。一家人扑通一声跪倒刘建朝面前,感谢他救了他们的孩子,并用维吾尔族话说:“刘主任亚克西,我们谢谢你”,这样的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口碑:
患者说好才是真的好
从一名青春年华的住院医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一代名医,一路走来,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非凡成就,他只用自己真诚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践着一名医务人员、一名共产党的使命和责任。从医30余年,接诊的患者不计其数,无论走到那里,他始终把“患者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他治病救人的主要宗旨,从事抽动症、多动症临床诊疗,对待每一名患者,她都能仔细问讯,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