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及中医治疗作者温江区公平街道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pf/a_4585647.html

婴幼儿腹泻及中医治疗

婴幼儿腹泻根据病因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感染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多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少数由其他细菌引起。非感染性腹泻不是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而是属于中医的伤食、感寒和脾虚,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此类型易被医生和患儿家长忽视,造成误诊误治,所以必须引起重视。轻度腹泻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多至10余次,大便稀薄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每次量不多,有酸味,常见白色或淡黄色奶瓣和泡沫。中等型腹泻除消化症状比轻型重以外,还有脱水,电解质乱及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伤食腹泻

表现:因饮食杂进,停积不化而患病。腹痛肠鸣,泻下臭秽,伴有不消化之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臭,不思饮食。

方药:党参8克、炒白术8克、桔梗6克、山楂10克、茯苓10克、炒麦芽8克、扁豆10克、淮山10克、榔片8克、薏苡仁15克、大腹皮6克、炒枳实10克、砂仁5克(后下)、甘草6克。

用法:上方煎二次,共二日量。每次煎30~50分钟左右,取汁约60ml~ml,于餐前半小时服10~20ml。一日服三次。

2、感寒腹泻:

表现:泄泻清稀,中多泡沫,不太臭,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

方药:霍香8克(后下)、紫苏8克、白术8克、茯苓10克、白芷6克、厚朴5克、陈皮5克、桔梗6克、砂仁5克(后下)、大腹皮6克、甘草6克。

用法:上方煎二次,共二日量。每次煎30~50分钟左右,取汁约60ml~ml,于餐前半小时服10~20ml。一日服三次。

3、湿热腹泻

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如水样便,或泻而不爽,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方药:葛根10克、黄芩6克、黄连5克、木香6克、白芍6克、茯苓10克、木通6克、金银花6克、甘草10克。

用法:上方煎二次,共二日量。每次煎30~50分钟左右,取汁约60ml~ml,于餐前半小时服10~20ml。一日服三次。

4、脾虚腹泻

表现:大便稀溏,食后即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

方药:党参10克、炒白术8克、炒扁豆15克、鸡内金8克(研末调服)、桔梗6克、焦山楂15克、炒茯苓10克、神曲10克、法半夏6克、陈皮6克、淮山15克、砂仁6克(后下)、薏苡仁15克、炒枳实8克、甘草6克。

用法:上方煎二次,共二日量。每次煎30~50分钟左右,取汁约60ml~ml,于餐前半小时服10~20ml。一日服三次。

作者简介

王兆荣,主任中医师。四川省中医内科专委会委员。现任温江区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年7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年“中医临证精华课题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著论文二十余篇,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发表,并多次参加各级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思想,博采众长,去粗取精。

 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脑病、心血管病、神经疾病、胃病、乙肝、糖尿病等。在临床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逐步提高;对工作认真仔细,尽职尽责;对疗效力求显著有效,别具一格。

请长按(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zlyy/115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