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行业近三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方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1、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对高端轴承的需求强劲,相应的高端轴承套圈市场需求稳定,并随着经济发展呈逐年增长态势,而低端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竞争愈发激烈。轴承是工业核心基础零部件,轴承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年轴承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年展望》统计,年,我国轴承工业完成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6.52%,轴承产量完成亿套,同比增长17.68%;轴承出口创汇69.47亿美元,比年同期增长43.69%,出口轴承78.04亿套,比年同期增长32.7%;轴承进口用汇54.7亿美元,比年同期增长25.3%,进口轴承29.64亿套,比年同期增长17.7%,轴承进出口创历史新高。

整体而言,基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工业企业在年新冠疫情影响下持续恢复生产经营,轴承工业整体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水平。

2、行业市场前景

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用工人数下降、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关键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各方面挑战,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供应链不强不稳等情况亟需突破,年机械工业或将呈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年我国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增速预期将达到5.5%左右,利润水平与年持平。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是轴承配套的主要市场,根据机械工业的趋势预判,以及轴承配套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轴承配套的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对汽车轴承产生较大影响。

预计燃油汽车驱动和传动系统对轴承需求将呈下降趋势,未来市场增量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同时,随着我国逐步实现“双碳”目标,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风力发电机、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工业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等将会带动一些轴承新市场的发展。

基于上述因素,预计年及未来几年,我国轴承产业发展格局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发展速度将维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3、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轴承行业来说,既是转型升级的机遇,也是对行业研发能力、制造能力、销售能力的挑战。

(1)专业化分工进一步体现

在过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八大国际轴承企业专注于轴承的设计、销售及磨装等生产环节,将磨前产品(即套圈制造)外包给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工艺稳定的国内供应商进行专业化生产,上述专业化分工及产业链转移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仍将继续。

近年来,轴承巨头不断与具有成本优势的零部件供应商加深合作,逐步开放原本较为封闭的供应链,将部分成熟的核心工序予以外包。因此,无论国内外轴承行业企业,均将采取更加专业化的分工策略,更为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

多数企业将专注部分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对轴承零部件生产企业而言,上述趋势将促进其承接更多加工工序,进一步扩大业务体量,同时,有助于凭借自身竞争优势提升细分领域壁垒,以及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2)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

从目前我国轴承行业产品结构来看,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轴承生产已可满足市场需求,但高质量的以及具有特殊性、能满足特殊工作条件的高端轴承品种还依赖于进口。

通常来说,精度、性能和寿命被认为是轴承的三大质量指标,其中,轴承精度和性能都需要稳定精密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才能实现,而轴承寿命主要取决于材料,从生产工艺角度,向上追溯就是热处理工艺与锻造工艺的技术水平。因此,国内轴承制造商将继续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制造设备、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手段,提高制造水平及拓展高端市场,系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我国轴承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预期行业产值与规模难以短期大幅提升,行业竞争加剧。可以预期,我国轴承产业将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型增长,产品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同时,响应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行业内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升级,发展绿色制造新业态。未来,单位资产产出率、增加值率、人均增加值、销售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将继续提升,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将进一步降低。

(4)继续加强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的轴承出口额逐年增长,出口产品的档次也由中低档逐渐向中高档发展。随着产业链转移及政策开放的持续性,越来越多的国内优质轴承企业将开展出口业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未来将有望突破在国际市场的低端困境,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zlyy/151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