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办公鼠标领域的巨头系列,罗技MX系列一直都是商务人士的心头好之一。目前MX系列一种分成四个系列:旗舰款的MXMaster、主打人体工学的MXVertical、有轨迹球的MXERGO和主打便携的MXAnywhere。
上一代MXAnywhere2s发布已经有小三年了,这么长时间后的新版本,MagSpeed磁力滚轮的加入让MXAnywhere3的体验产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在使用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对这款便携鼠标有了一个完善的认识。
作为一款主打轻薄便携的鼠标,罗技MXAnywhere3的外观变化其实并不大,侧边设计语言从2s那一代的菱形切割感变成了现在的弧线造型。
整个鼠标的长度只有毫米,和手掌接触的部分似乎上翘了一些,但是最高处也仅有33毫米,对于这样一款主打便携的鼠标来说体验提升并不大,手掌手心处依然会出现悬空的情况。
整个鼠标更适合抓握和捏握的使用方式,对于习惯了趴握的用户来说这款鼠标太小了,也太薄了。
材质方面还是采用了塑料加类肤材质的设计,表面触感还是比较细腻的,防滑性和手感比较不错。
鼠标自重99g,相较于2s轻了10g,对于一款办公鼠标来说还算是能接受。
这款鼠标上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和MXMaster3同款的电磁滚轮。整个滚轮为钢材质,和前几代的机械结构滚轮不同的是,MagSpeed电磁滚轮是通过电流和磁铁来开关滚轮,因此相较于机械结构阻尼感更小,更加静音;同时得益于机械结构更少寿命也相对会更长。
实际手感上,相较于机械结构的无极滚轮,电磁滚轮的阻尼感要小上很多,手指头轻轻一碰就会滚动,而稍稍用力一推就会启动「无极模式」,滚动速度相较于上一代大大提升。另外滚动时的震动和噪音也大大降低了。无聊的时候甚至能变成你的解压玩具,非常接近于使用很好轴承的指尖陀螺。
不过从实际体验中来说,无极模式相较上一代的体验更进一步,「一秒千行」的高速滚动体验非常极致,其实「无极滚轮」原本的目的本就是这个;但是常规模式下的阻尼感太弱了,很容易就会滚动。
另外新版的滚轮是没有横向滚动的,只有单向滚动;左右滑动功能需要结合侧方的两个按键,以组合键的方式实现功能。
滚轮下方的按钮并不是DPI调节,而是滚轮「普通-无极」模式的切换按钮:普通模式就是「轻推普通滚动,重推无极滚动」;无极模式顾名思义,全程无极滚动。事实上这一代的普通滚动和无极滚动切换已经很方便了,这个按键不如变成DPI切换。
此外,MXAnywhere3和其他MX系列鼠标一样,搭载了DarkField传感器:不发光更节约电量,且不挑选材质表面:布料、木质、金属、玻璃、皮肤等材质均可正常使用。
连接方式上,标准版的MXAnywhere3支持2.4G优联和蓝牙两种连接方式,并且一个鼠标可以连接3个设备;此外还有一个单独的Mac版本,为苹果用户推出,在Mac上连接更加稳定,但是不支持2.4G优联,也没有标配优联接收器。
同时通过驱动还可以实现FLOW跨屏传输技术:通过FLOW可以用同一个鼠标跨屏控制3台电脑,并且可以在三台电脑间复制文本、图像和文件,实现「跨屏隔空投送」。
此外,罗技的驱动软件LogitechOptions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快捷键。
接口上,MXAnywhere3使用的是Type-C接口,通用性更好。官方宣称满电续航70小时,实测国庆7天假期,中低强度使用,电量从80%降到了28%。并且支持快充,充电一分钟,使用三小时。
在这么长时间的体验之后,罗技MXAnywhere3精致的做工、顺滑的滚轮和很好的续航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是不算大的体积也决定了这款鼠标是一款便携鼠标,长时间使用还是太小了,容易疲劳。另外这个售价……
如果你是一个长时间坐在桌子前,对便携需求没那么高,那这款鼠标可能并不是一个最优解;如果你是一个对便携要求比较高,或者手比较小的办公用户,那罗技MXAnywhere3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最好等等打折。
撰文/恺伦
编辑/恺伦
责任编辑/恺伦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否科技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