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穿衣的三要暖二要凉上篇

中医儿科学向来十分重视婴幼儿保健,早在汉代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了养护观点,在众多幼儿养护理论中,以宋代著名医家陈文中提出的“养子十法”最为有名。“养子十法”因其内容简单易行而流传久远,坊间很多长辈对其都能背诵一二,可见这个方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效果自然也是无庸置疑的,下面我们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养子十法”中关于孩子衣着的条目,妈妈们不妨拿来一试。“养子十法”中前五条都在介绍孩子衣着要点,具体内容为: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下面我们就向妈妈们逐条介绍一下到底怎么给孩子穿衣为宜。一、要背暖妈妈们都知道,宝宝穿衣不当,太冷太热或是忽冷忽热,都容易生病。那么宝宝的保暖要怎么做?哪里该冷,哪里该热?这是一件让妈妈很头疼的问题。“养子十法”的第一条即指出:宝宝的背部要暖。陈文中认为,宝宝的许多疾病都有可能是因背部受凉引起的。宝宝的背部毛孔较多,汗常从这里排出,相反冷风也可以从这里吹入。宝宝背部受凉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比如发热、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头痛、脖子痛、腰背痛、呕吐等,做好背部的保暖工作就可以有效减少宝宝出现这类症状的发生。说说暖背的小诀窍1夏季不要给宝宝穿露背装,也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内,尤其不要对着空调风口直吹。宝宝背部大量出汗后家长可及时用干毛巾擦汗。2春秋季可在宝宝的长袖衬衫、T恤外加上一件小马甲或薄外套,冬季加羽绒背心。3如果在秋冬季汗多的宝宝,活动前可先在后背垫上一块吸水性好的吸汗巾,宝宝运动中产生的汗都会吸收到毛巾里,以免风吹受凉。4冬季来了,爸妈们可借助室内的取暖设备帮宝宝暖背。例如:妈妈可先冲好一个热水袋,然后让宝宝钻进被窝,把热水袋也放进去。热水袋宜放置在宝宝后背上部附近,隔开一段距离,妈妈用手试探一下温度,以宝宝不会烫伤,热气又能不断的辐射到孩子身上为宜。二、要肚暖“肚”泛指的是宝宝以肚脐眼为中心的腹部区域,中医认为“肚”是脾胃所在的地方。脾胃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帮助宝宝健康发育成长,所以脾胃功能正常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脾胃是很挑剔的,喜欢温热的环境。保持肚子温暖就是为了保护脾胃不受凉。俗话说“肚无热肚”,如果妈妈们经常摸宝宝的肚子,就会发现宝宝的肚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发凉的感觉。肚子不注意保暖,宝宝会表现出很多症状。比如肚子咕咕不停地叫,肚子疼,然后不停的拉肚子。受凉引起的拉肚子,大便一般比较稀,严重的像清水一样,气味不臭,看到这种大便妈妈们尤其要看看宝宝的肚子有没有着凉。说说暖肚的小诀窍1夏季不要用拉起衣服袒露肚脐的方法乘凉。2夏季睡觉时在宝宝肚子上围一个小肚兜。3秋季选择宽松稍长的上衣,穿上长裤。4冬季利用取暖设备,避免肚子受凉。三、要足暖

古话道:“寒从足底生”。足在人体的最下面,中医理论认为“下属阴”,因此足部是非常容易遭寒邪入侵的。细心的妈妈可以发现,宝宝的足部相对全身其他部位来说,温度是比较低的,冬季宝宝如果生冻疮,也多生在足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足部是许多经络交汇的地方,穴位众多,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关系密切。如果寒气由此入侵,就会引起许多症状,如尿频、尿床、腹泻、恶心、呕吐等。

说说暖足小诀窍1夏季下地行走必须穿鞋、穿袜,不能在室内光脚走路。2夏季不要将空调、风扇的冷风对着宝宝脚底直吹。3容易出脚汗的宝宝常穿干爽透气的小袜子,并在鞋内放入吸湿性好的鞋垫,避免足部潮湿。4冬季白天可让宝宝通过增加足部活动取暖,如原地踏步、行走或跳跃。5冬季可在临睡前泡脚,水温不要过高,以脚伸入水中感觉水温微烫但能承受为宜,每次泡10分钟左右,泡完后立即用毛巾擦干,并尽快进入被窝睡觉。6家长可用足底按摩的方法加快宝宝足部气血运行,达到暖足的目的。一般可选择涌泉穴,人们也常把此处称为脚心。用手掌靠近小指一侧的边缘在此处来回摩擦,速度要快,以微微发热为度,经常做一做可以预防孩子受感冒受凉。好了,今天先介绍“养子十法”中衣着的“三暖”,在下篇中,我们继续介绍“二凉”的部分,这些内容很好地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各位爸爸妈妈要记得在宝宝还没生病的时候就行动起来,尽量减少宝宝生病的机会。其实预防疾病的方式有很多,做好孩子的冷暖调节工作、采用正确的起居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哦。作者简介:明溪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先后师从于“云南省名中医”熊磊教授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虞坚尔教授,主要从事儿科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系“医院校优秀青年”、“云南中医·个人科普创作贡献奖”获得者。现医院,从事儿科医、教、研及医疗管理工作,担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多年来热心各级中医药学会工作,曾就“中医调护及保健”到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访问学习。熟悉儿科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工作,擅长治疗慢性咳嗽、小儿肺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小儿遗尿、腹泻、过敏性紫癜及儿童多动症等疾病。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4部。

扫医院订阅号,将持续推送权威健康科普知识,欢迎分享。

扫医院患者服务平台,医院介绍、挂号导诊、健康科普知识等内容一号搞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zz/108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