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没毛病”、“小问题”、“挺挺就好了”、“老年病”、“没事儿”、“身体嘎嘎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有幸医院张洪涛主任为我们讲解一下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
要防心血管病,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
每年的冬季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气温骤降,很容易成为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我国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外,注意血压的监测和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有氧运动都非常重要。为此,医院以推进“改善微循环,防控慢性病”的诊疗方式,从而推动以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为主的慢病防治。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形势非常严峻,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即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由年的37.5%上升至年的40.7%,居各类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每年上升幅度分别为5.05%、2.08%和1.02%,而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则以每年7.02%的幅度明显下降。
专家提醒:规范用药
并控制好可控因素
在寒冷天气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血压的监测,最好早、中、晚各测一次。通常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人,血压保持在/9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其次,在饮食方面,宜多吃易消化、并富含钾的食物,比如瘦肉、香蕉、橙等;第三,可进行中度有氧运动,比如散步等。
张主任还提到,要预防心血管病,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将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可控因素控制好,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在情绪控制上,高聪提醒,要注意避免暴怒。因为暴怒伤脑也伤“心”。情绪激动容易引起血管强烈收缩,诱发脑中风、脑出血以及心血管病。
走路的确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预防动脉硬化很有帮助。不过,通过走路来健身,也是很有讲究的。正确的姿势应当是上身平稳,挺胸抬头,迈大步。胳膊应保持直角弯曲状态,上肢应随步子的节奏摆动。视线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进方向约4到5公尺的点上。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
感谢今天张洪涛主任为我们做的疾病讲解,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