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为什么不能治大病——针砭中医现状
——张仲景的尴尬
现在家里有人得了大病,像肿瘤、心脏病、肾衰、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医院手术化疗,一般的治疗效果也不好,花费了家庭几十年的积蓄,疾病却没什么起色。医院急救,症状减轻就让回家;尿毒症的病人只能常年做透析,慢慢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糖尿病人就只能打胰岛素,然后血压高,吃降压药,然后慢性肾炎,然后心衰……想找中医吧,中医又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调养,治病也是慢悠悠的,而且不同的医生开的方子也不同,不知道谁的正确。其实,这些效果不好的医生不是真正的中医。《黄帝内经》的灵枢部分讲:「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医生中的上工十个人看病可以治愈九个以上,中工可以治愈七八个,下工只能治愈六个。现在连下医也是不容易遇到的了。
中医自古有“一剂知两剂已”“覆杯而愈”的说法。如果糖尿病、心脏病初期,没有经过西医的治疗,这些病一两副药就好了,如果不幸又遇到了中医中的庸医,那也只能认命。
医圣张仲景编写了《伤寒杂病论》,他老人家讲,“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意思是说,我的这些方法虽然不能治愈全部的病,但是还是可以见到病后就可以找到病的源头,知道是怎样得病的;如果能认真探究我所编的这本书,那么就对伤寒病等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也就掌握一大半了。
既然是中医,就应该返本归源,回归原始经典,学习医圣的教诲。可是很多人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张仲景的方子不适用了,需要不断发展。”那请您想一想,您的医术高还是张仲景的医术高?如果我们认可张仲景是医圣,就应该相信经典,认真学习,好好实践。对医圣没有信心,不愿意学习深入研究,那就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水平,面对疑难大病束手无策,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人员排队,ICU重症监护室人满为患?家人生一个病,多年还没有好的办法。中医的传承断了,没有传承下来,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不仅是对我们中国,对全世界也是很大的损失,结果就是目前我们对这样一个现状很无奈。
现代中医不能治大病,什么原因呢?
第一,不以经方为宗;第二,阉割剂量;第三,不重视扶阳。
第一,要想治大病难病,必须依靠《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的宝藏,不能入宝山空手而归。《伤寒论》中的药方称为经方,用经方治病相当于武林中的少林武当派,是正宗,不是一般的门派可以相比的。要方向正,才不会南辕北辙。很多医生治病不辩阴阳,给人家反着治,病人体寒,还给寒凉的药去火;病人阴虚,还给温阳,结果病就更加重了;还有的是担心用药有风险会出问题,给一些不轻不重类似漱口作用的药,病人的病被耽搁了,慢慢加重,庸医杀人就是这个诀窍。李可老中医讲,伤寒论就是讲两个方法,健脾胃以壮肾阳,壮肾阳来扶脾胃。
第二,在东汉时药方的剂量一两是15.克,明朝时李时珍说古代一两今取一钱。一钱就是3克,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现在。香港的中医师李宇铭,一开始自己给自己治疗感冒,用经方的剂量,胆战心惊的,可是一服药效若扶鼓,给家人治病也是这样,他的信心也就慢慢坚定了。年去菲律宾义诊时60%左右的病人都是一两副药病就痊愈了。有一位患了21年精神病的女子,喝了两副原剂量的小柴胡汤后病就好了,为了巩固疗效又吃了两副。李可老中医治疗心衰病人用四逆汤,一开始是附子45克,前6个病人都没有救过来,都去世了。后来给一位老太太开方,三副药,当时老太太不行了要准备办后事,她的儿媳在匆忙的情况下三副药一起煮了,老太太喝完就起床了,要下地干活。这样李可老中医才误打误撞发现了中医剂量的秘密。李可老中医用麻黄,也是一两15.克来用,每副药都是几十克,这让一般的医生大跌眼镜,可是效果好的惊人。民国的曹颖甫是经方大家,我在看《经方实验录》时,看到有的病人,治了一周多才好,就是剂量太小,包括现代很多的大家也是几克几克的开药,病人一吃就几周时间。最差的是日本的中医,他们是取一两为1克,病人经常是吃几个月半年才好,病人非常有耐心,虽然这样不容易发生危险,可是与医圣的本意相差甚远了。
第三,重视阳气在人体健康中的核心作用。肾阳是人的先天之本,重视扶阳才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的医生传承有问题,不敢用麻黄、附子和桂枝,这样不能治愈大病。当代火神卢崇汉上大学时报的是西医,因为考虑学校教的和家传的不一样,会矛盾,就学西医,可是治病时还是用中医,只是参考西医的诊断数据,用西医的病名和病人交流。卢崇汉开方一般附子都是60克起步,这都会把一般的医生吓坏的,一般人是不敢这么用药的。有一次省里一位重要领导病了,当时还在南京上学的卢崇汉和很多专家、教授一同会诊,卢崇汉和别人的看法都不同,这里面还有省里非常著名的老专家老教授呢,最后学校党委书记力排众议,采用卢崇汉的方法,结果病人痊愈了。医院校对扶阳的理念不感冒,也不反省现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否有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有治疗效果的方法和理论应该在教材中进行更新,才能让广大的中医学子学到真正的本领来治病救人,否则就是见死不救等同杀人,知错不改,罪莫大焉!
吴佩衡治疗疾病经常也是大剂量的附子,效果出奇的好。河南一位中医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效果很好。河南艾滋病人的死亡率从9%降低到3%,身体恢复可以从事体力劳动。但是没有看到有附子的使用,而艾滋病人是阴阳两虚,是可以大力健脾补肾来扶阳的,所以艾滋病的治疗还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李可老中医善于使用附子,所以治愈了多例心脏病;郑文友善于使用硫磺,所以他治愈癌症很是了得。倪海厦说如果这两个人的经验合起来,那简直天下无敌了。但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附子里面有乌头碱,是有毒的,必须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不能盲目的使用,会造成生命危险。
医圣张仲景如果现在来了看到中医目前的情况,他老人家一定会心里非常难过,一般的医生都不用经方,偏离了治病的正确方法,老百姓有病而不能治愈,甚至有的病人最后家产用尽不治身亡。这就是“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中医是自取灭亡,和西医无关,没有正确的传承和方法,没有能力治病。
如果一个医生医术好,来了一个糖尿病人,几副药治好了,那糖尿病人们就会让他家里门庭若市;如果治好了一个癌症病人,他给他的病友介绍,“我在哪里让哪位大夫给治好了,你也去吧!”这样康复病人的家属、朋友和病友,都会成为你的粉丝。给病人带来健康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什么也比不了的,您也不用担心工作和收入的问题,这些根本就不用考虑了,在家里或者开一个诊所,每天都忙不完,病人像海一样涌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医术无私的传承弘扬开来,培养无数的具有同样能力的学生,在全国遍地开花,甚至出国到了亚非欧,让全世界的人们受益。
我们不能苛求西医,毕竟西医才发展了年,还是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医院和药厂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可是自己的病人一个又一个倒下,他们也是内心煎熬的。
我们也不能苛求一般的中医,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传承,没有掌握真正的医术,治不好病人,他们心里也是很困惑和难受的。
那怎么办呢?西医治不了,中医治不好,求人不如求己,还是自己学中医吧!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医圣的《伤寒论》还在,还有真正的经方大家、扶阳大家的著作,认真学习,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学好。《伤寒论》只有个方子,每周学两个方子,一年就学完了;每两个月学一遍,一年就可以学6遍。当我们学了10遍、遍时,我们就会对其中的内容触类旁通,而运用自如。“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是证,用是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该总结分析现在中医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发展的方案,从教材改革、教学改革、成功经验交流推广、中医大家经验继承、中药的规范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改善,才会让中医健康发展,让全民人民受益,使国家的医药费用支出降低,利国利民。
希望国家能够给中医宽松的政策支持,不要让中医的脚穿西医的鞋子,别用西医的规范要求中医。中医如果发展了,医药费用降低,国民身心素质提高,幸福指数增加。而且中医药会大发展,给国家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日本这方面做得很好),向国外推广可以增加国家的文化交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加一条传播途径。
希望中医生能够提高医术,学习正统经方,大医精诚,真正为老百姓治好病,能治病,财富和名誉会不求自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来学习中医,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帮助亲戚朋友,因为我们现在找不到好中医,没有别的路,等大病来的时候再悲伤难过绝望就来不及了。
中国白癜风协会成员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