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因“胸痛2天”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
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心肌酶TnⅠ0.ng/ml,CK61U/L,CK-MB10U/L。
入院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V1-V4T波低平。
心脏彩超:主动脉硬化,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顺应性降低。
治疗方案1、双联抗血小板;2、抗凝;3、调脂稳定斑块;4、择期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术前用药:拜阿司匹灵mg+泰嘉mg。
造影途径:右侧桡动脉途径。
术中抗凝:比伐芦定(泰加宁?)。
造影结果(一):LM:未见明显狭窄;LAD:血管粗大,开口至中段长病变,最严重处95%狭窄;LCX:多发性斑块,未见严重狭窄。
造影结果(二):RCA:多处斑块形成,远端50%左右狭窄,后三叉处60%左右狭窄。
IVUStoLM-LAD:IVUS:90%狭窄。
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一):指引导管:EBU3.5;导引导丝:RunthroughtoLAD;SiontoLCX;预扩球囊:Tazuna2.0×20mm14-16atm。
手术过程(二):LAD中段:Excel3.5×36mm14atm。
手术过程(三):LM-LAD:Nano4.0×29mm,16atm。
复查IVUStoLM-LAD:
手术过程(四):后扩球囊:Abbott4.5×12mm,12-16atm;复查造影见冠脉穿孔,ELLISⅢa型。
手术过程(五):患者出现急性心包填塞,后扩球囊封堵LAD开口,心包穿刺引流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过程(六):高压球囊封堵后复查造影,仍有造影剂快速扩散入心包,考虑带膜支架封堵。
手术过程(七):更换7FXB3.5指引导管,自制带膜支架封堵,Excel3.5×18mm双层支架中垫球囊,成“夹心饼干”结构,18-2atm释放,复查造影,见少量造影剂外渗。
手术过程(八):Abbott4.5×12mm后扩张带膜支架,造影剂外渗消失。
复查IVUStoLM-LAD:
手术过程(九):
手术过程(十):复查造影,未见血栓及残余狭窄,结束手术。
PCI术后术后治疗:1、转入CCU,监测生命体征;2、保留拜阿司匹灵及泰嘉口服,停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3、术后当日引流血性心包积液80ml,第二日引流量减少为20ml,未见血性积液,第三日拔除心包引流,每日行超声检查;4、期间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考虑手术期间LAD封堵时间较长所致,予纠正心功能治疗;5、术后10天,患者顺利出院。
冠脉穿孔的治疗:1、临床随访;2、持续性低压球囊扩张;3、逆转抗凝;4、心包穿刺引流;5、覆膜支架;6、栓塞治疗。
病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