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家长孩子胃口不佳、体形消瘦,还有腹泻,经常吃着,医院不是打针就是吃药。
当下已经入秋季,但湿气并未完全消散,很容易伤及脾胃。主要表现为进食少、大便或干或稀、伴有呕吐、腹痛症状。再加上初秋气温下降,小儿的抵抗力弱,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天气突变,很容易诱发秋季腹泻。中医医生提醒家长朋友:除了洗手、保持饮食卫生、少去环境复杂的地方等预防措施外,治疗小儿消化疾病,可通过中医捏脊疗法提高小儿免疫力,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捏脊可以治疗哪些问题呢?
该疗法较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不止可以治病
通过捏脊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之气,可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目的。
上捏脊能调动一身阳气,阳气升,可温肾健脾,令脾、肾得以运化。因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补阳气,所以更适合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对于素体阳虚的孩子而言,阳气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会增强,胃口也会变好。
对于健康的孩子,捏脊可使其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并可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和加强全身气血运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此外,对于小儿特别胆小、爱哭、咬指甲、脾气暴躁等也有明显改善的效果,捏脊可提高小儿的免疫功能。
捏脊适合0-12岁的儿童,每次捏脊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此外,宝宝背部皮肤有皮肤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不宜给孩子捏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