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关闭不全中医治疗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温阳化痰,蝉衣、僵蚕疏风解痉,汉三七、水蛭、丹参、绛香活血化瘀,改善冠脉供血。人参、附子、黄芪增强了心肌收缩力。人参、麦冬、五味子滋阴复脉,为瓣膜的开合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基础。因此,温阳化痰疏风活血化瘀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关闭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病机;中医辨证;中医治疗。
病案
赵某,女,47岁。初诊,年2月12日。:咳嗽伴胸闷心慌气短半月。平时易感冒,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11年。
:/80mmHg,
:心脏增大,肺部纹理增重。
:部分T波改变。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心脏听诊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级。
:半月前因感受风寒,咳嗽咳痰白色粘稠,夜间胸闷气短加重,不能平卧,怕冷畏寒。舌质红,舌苔薄白,舌下脉络曲张紫滞,脉浮紧。
: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属于外感风寒,痰湿郁阻,心阳不振,冠脉瘀阻。
:以温阳解表,化痰止咳。
:小青龙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麻黄10g杏仁10g薏米仁30g甘草6g干姜6g细辛6g五味子6g半夏6g瓜蒌30g薤白10g蝉衣6g僵蚕6g人参20g附子6g丹参20g绛香10g。
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
二诊
年2月20日。服药后胸闷气短咳嗽明显好转,咳痰清稀,白色泡沫痰。查双下肢不浮肿。血压:/80mmHg,心脏听诊:二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减少。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病机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双损,房颤,主要病机为心阳亏虚,心气不足,水气凌心,痰湿瘀阻。上方加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参麦饮益气复脉。30剂。三诊年4月20日.服药后效果很好,咳喘痰多均好转,出汗少。夜间有时心前区闷痛。杂音减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取麻黄、薏米加入檀香、砂仁、丹参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黄芪、丹参益气化瘀,扶正固本;汉三七、水蛭粉活血化瘀,改善心脑供血。此方可以长期服用巩固疗效。
按语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多因风寒之邪,侵犯呼吸道、关节、粘膜、心脏瓣膜,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瓣膜双损,房颤心率不齐。其主要病机为心阳亏虚,心气不足,水气凌心,痰湿瘀阻。笔者常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参麦饮加减治疗,效果明显。初期出现呼吸道感染咳嗽气喘胸闷气短等症状,夜间不能平卧,小便少,个别患者还会出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发生;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加减。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杏仁、陈皮、薤白、半夏、瓜蒌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清除支气管、肺部病理代谢产物;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温阳化痰,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止咳;蝉衣、僵蚕疏风止咳解痉挛;人参、薏米、甘草、生姜、大枣祛湿健脾,杜绝生痰之源;人参、附子益气健脾,回阳救逆,有效的改善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肺功能;丹参、绛香、汉三七、水蛭行气活血,理气止痛,改善冠脉供血供氧,消除血管内硬化斑块。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是因为风湿因子侵犯心脏瓣膜引起瓣膜变形,方中半夏、瓜蒌、薤白、杏仁等化痰散结,有效的祛除了瓣膜病理因素,恢复了瓣膜弹性;蝉衣、僵蚕疏风解痉挛,有利于瓣膜开合;人参、附子、黄芪增强了心肌收缩力,人参、麦冬、五味子滋阴复脉,为瓣膜的开合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基础。丹参、绛香、汉三七、水蛭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改善冠脉供血。诸药合用,温阳化痰疏风活血化瘀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关闭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文国,男,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省肿瘤专业委员,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委员,裴正学教授入室弟子。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稿50余篇,评为年度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并被甘肃省卫生厅定为裴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疾病、妇科病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000+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