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换和瓣中瓣

有位朋友本周提到笔者许久没有写二尖瓣了,笔者想了想,的确如此。所以今天把体外超声治疗主动脉瓣钙化放一放,来讲一讲二尖瓣的一些新进展。

首先来看E厂新出的EVOQUE二尖瓣置换系统(与修复的诸多限制条件相比,一换了事相对适合更多的返流患者~),这个由自膨式镍钛诺框架,牛心包小叶和裙边组成的瓣膜,带有锚定装置,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瓣周漏PVL的发生。目前有44mm和48mm两种尺寸,并通过28Fr的输送系统穿间隔途径植入。

图1EVOQUE经房间隔二尖瓣置换系统(瓣膜和稳定器输送操作系统)(圆滚滚的锚定系统,复杂的手柄功能~看这架势助手扛不动,所以必须得加个稳定器)

该稳定器固定的输送系统有三个运动平面,并有独立的深度控制以保证精确定位瓣环。基本操作和定位可看下方图,术中全程需在三维TEE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图2(A)房间隔穿刺并将左心室导丝置入心尖,采用14mm球囊预扩张二尖瓣;(B)采用直径较大的球囊确认导丝路径;(C)将EVOQUE系统送入二尖瓣环;(D)暴露锚定装置部署心室面;(E)心房面扩张与瓣膜释放;(F)最终透视图像

JohnWebb教授(St.PaulHospital)在今年PCR上的分享中,针对该系统FIM研究,14名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MR患者TMVR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其中9名男性(64.3%),中位年龄84岁,全部不适合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其中功能性MR3名,混合性7名,LVEF的中位数为54%。手术成功率为92.9%,所有成功患者均在术后即刻出现的返流程度的降低(轻度或更低),1名患者在植入后出现严重的PVL,转为外科置换。但是术后,根据术者的判断,有11名患者(78.6%)需要进行房间隔封堵(看来28Fr还是硬且粗啊~~一站式手术,两个以上器械达成~~)。术后第一天有1名患者出现了与器械相关的缺血性卒中(脑保护器也上一下?),术后第二天另1名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出现了威胁生命的出血性卒中。仅1名基线即为双束支阻滞患者,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学习曲线看来无法避免,术前和术中定位也需要更详细的操作指南~)

图3(C)基线和TMVR30天后的二尖瓣返流情况;(D)基线和TMVR30天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

本视频有声音,点开需谨慎》》》

视频1JohnWebb教授在PCR上关于EVOQUE系统早期经验的分享

另一篇刚刚发表的A厂赞助的研究,第一次使用全面的CT成像分析了TMVR术后的解剖和功能变化,对36名3级以上MR患者TMVR术后的分析发现,在植入Tendyne系统(年1月刚获CE)后一个月,左心室功能即可改善,同时其获益还与植入装置的方式有关。Tendyne系统是使用连接至心尖的拉绳和垫(可见下图)进行固定的独特二尖瓣置换器械,术前需要根据左心室心尖的通路选择合适的部位部署心尖垫,如下图,不同的部署方式会带来左心室功能改善的不同结果。

图4心尖垫的部署位置对于术后心室功能改善的影响

本视频有声音,点开需谨慎》》》

视频2SaraHungerford教授(St.VincentHospital)在StructuralHeartDiseaseAustralia上的分享,关于植入Tendyne系统TMVR患者术后右心室功能的改善结果

新闻报道和文献综述都一样,得结合着一起看,虽然我们暂时还没有置换和修复对比的数据——Tendyne和MicraClipPK的SUMMIT研究已在进行中,在此关键研究出结果前,我们可以同样来看一下也是今年发表的COAPT研究的最新结论。这个针对多例严重FMR患者的RCT研究显示,当采用KCCQ-OS评分标准进行分类时,MitraClip组中有79名超级响应者(27.2%),55名响应者(19.0%)和名非响应者(53.8%)。而在仅使用最大耐受性指导药物治疗GDMT组中,则有高达名(73.5%)为无响应者。(一半以上的严重FMR心功能不全人群对介入修复无疗效~~基线血清肌酐和基线时KCCQ-OS评分较低,还有采用MitraClip治疗而不是单纯药物为独立预测因子~)

图5COAPT研究最新的关于治疗效果人群分类的结果(无反应者术后恶化~)

所以专家们讨论的结论是在修复和置换之前,还得明确下究竟哪类人群更适合(当然如果置换器械后面RCT的研究结果全阳性,置换组就更有意义了~)。笔者为了今天的内容,回看了下自己去年12月写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IMR》,再次发现外科真是介入的一个风向标。

说到外科,还有一个VIVID注册研究的最新结果,针对90个中心1,名既往行外科瓣膜修复,但是复发二尖瓣衰竭的患者,进行环中瓣(n=)和瓣中瓣(n=),发现经过天的中位随访期后,瓣中瓣者更易存活(62.5%vs49.7%,p=0.);STS得分≥8%者存活的可能性小(54.1%vs66.8%,p<0.)。然而,明显的二尖瓣狭窄并不会影响生存率(66.1%vs60.5%,p=0.89)。由于术后的二尖瓣平均梯度为5.7mmHg,且61.4%的患者跨瓣平均梯度至少为5mmHg,所以使得MVARC定义的器械成功率普遍较低。

图6VIVID注册研究中,术后狭窄和返流情况对4年生存率的影响

图7VIVID注册研究中,与4年随访死亡率和再次置换相关的预测因子

那么又愉快地聊到这了,今天的感慨是,成年人的生活,就没有容易的一天。就像你知道瓣膜血流动力学很重要,你也知道术后最好不要遗留任何返流或漏,但无论是器械还是手术想达到这点,都无比困难。

参考文献:

1.PaulA.Grayburn,AnnaSannino,DavidJ.Cohen,etal.Predictorsofclinicalresponsetotranscatheterreductionofsecondarymitralregurgitation:theCOAPTtrial.JAmCollCardiol.;76(9):-14.

2.MihoFukui,PaulSorajja,MarioGossl,etal.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aftertranscathetermitralvalvereplacementwithTendyne:newinsightsfrom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dzz/148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