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7日~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会上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联合发布了《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且指南同时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欧洲心胸外科杂志》(EurJCardiothoracSurg)及ESC网站。现从指南摘取部分重点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
1.房颤定义
房颤分型
房颤是初次诊断的,无论房颤之前的持续时间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初发房颤
大多数情况下在48小时内自行终止,持续时间长者可达7天。另外,如果房颤7天内被复律,也归为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
持续超过7天的房颤,包括7天之后使用药物或电复律终止的房颤。
持续性房颤
在拟节律控制之前,房颤已持续超过1年。
长程持续性房颤
患者及医生接受长期房颤的事实,放弃节律控制。然而,患者如果改变想法常识复律,应该重新归为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2.如何评价房颤的症状严重性:改良的EHRA评分
改良的EHRA评分
症状
描述
1
无
无任何症状
2a
轻
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2b
中
日常生活虽不受限,但受房颤症状困扰
3
重
日常生活受限于房颤症状
4
致残
日程生活因房颤症状终止
指南推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改良的EHRA评分,用以量化房颤相关症状(I,C)
推荐
推荐等级
证据水平
3.房颤患者应该完善的资料及检查
ECG是确诊房颤的必备条件。
I
B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血管评估,其中包括询问详细病史,认证体查以及进行伴随疾病的评估。
I
C
完善心脏超声。
I
C
长程的心电监测推荐用于评估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心律控制效果,或者用于分辨心悸等症状是否与房颤有关。
IIa
C
4.房颤患者的性别差异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临床医生都必须对房颤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以预防卒中和死亡。
I
A
导管或外科消融技术在治疗上没有性别差异,同样有效。
IIa
B
5.房颤筛查
对于≥65岁的患者,在记录脉搏和做心电图(ECG)的同时,应观察患者有无房颤发作。
I
B
在短暂性脑缺血(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房颤(AF)的筛查建议在进行普通ECG后,在进行Holter至少72小时。
I
B
建议定期程控起搏器或除颤器(ICD),以检测是否有心房高频率的心律失常发作(AHRE)。如有AHRE,应进一步做Holter确认是否有房颤,然后启动房颤的治疗。
I
B
在卒中患者中,如果普通心电图或Holter没有捕捉到AF,应该考虑长程非侵入的心电监测或植入式心电记录仪,以捕捉无症状性房颤。
IIa
B
对于≥75岁的患者或高卒中风险患者,进行系统的ECG以筛查房颤是合理
IIb
B
6.瓣膜病相关的房颤
在重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保留并新发房颤的患者中,应尽快进行二尖瓣手术,尤其在二尖瓣病变可以通过整形无需换瓣即可修复时。
IIa
C
对于无症状、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新发房颤患者,二尖瓣瓣膜分离术是合理的。
IIa
C
7.合并肥胖的房颤患者
减肥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房颤负荷的降低及减轻症状。
IIa
B
8.合并呼吸疾病的房颤患者
当房颤与急性肺部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相关时,纠正低氧血症是房颤治疗的关键。
IIa
C
对于全部房颤患者,都应询问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相关表现,排查有无OSA。
IIa
B
优化OSA的治疗,有助于减少房颤复发和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
IIa
B
9.合并肾脏疾病的房颤患者
所有合并肾病房颤患者都应该检查肌酐并计算肌酐清除率,为房颤药物治疗的计量调整提供依据。
I
A
所有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肌酐,从而评价慢性肾脏病的情况。
IIa
B
10.卒中预防
对于房颤患者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卒中风险预测。
I
A
推荐所有CHA2DS2-VASc评分≥2的男性患者,进行口服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产生。
I
A
推荐所有CHA2DS2-VASc评分≥3的女性患者,进行口服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产生。
I
A
对于用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应该进行出血风险评分,并寻找潜在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予以纠正。
IIa
B
高敏肌钙蛋白和脑钠肽等生物标记物在房颤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中发挥一定作用。
IIb
B
华法林治疗(INR≥2.0-3.0或更高)被推荐用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用于预防卒中。
I
B
当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时,治疗窗内时间(TTR)应尽可能维持在高水平,并密切检测INR。
I
A
房颤患者,无论性别,若无额外卒中危险因素,均不应使用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III
B
无论房颤患者有无卒中风险,均不应单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卒中预防。
III
A
若房颤患者在手术结扎或切除左心耳后,仍有卒中风险,则推荐其继续进行抗凝治疗。
I
B
华法林治疗前不推荐进行基因检测。
III
B
NOAC应避免在妊娠期或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患者中应用。
III
C
房扑患者于风险程度相同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相似。
I
B
伴有肥厚性心肌病的房颤患者应终身抗凝。
I
B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后,不应立即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III
C
11.心率控制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控制心率。
I
B
LVEF40%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地高辛控制心率。
I
B
对于无复律计划的永久性房颤患者,不推荐使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
III
A
12.节律控制
节律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房颤症状。
I
B
对于有症状的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律(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应作为节律控制的一部分。
I
B
房颤/房扑患者复律前,应进行≥3周的抗凝治疗。
I
B
计划早期行心脏转复的患者,作为对术前抗凝的替代,推荐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OE)以排除心脏血栓。
I
B
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仔细评估,综合考虑其并发症、心血管风险、严重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心外毒副作用,以及患者倾向的症状负担。
I
A
适度、规律的体力活动被推荐用于预防房颤,然而运动员所进行的持久、激烈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房颤发生。
I
A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儿童白癜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