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继续给大家科普走罐刮痧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哦。
一、禁忌症
⑴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过度衰弱、高度神经质、狂躁不安、室李抽描者或有晕针、晕血者一般禁刮、禁罐,以免出现晕痧、晕罐现象。
⑵有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要使用走罐刮痧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白血病、紫癜等。
⑶皮肤常过敏者、皮肤易感染者,传染性皮肤病、皮肤破损溃疡者,疮疡处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外伤骨折处禁刮、禁罐。
⑷破伤风、狂犬病、活动性结核、急性肝炎或其他急性传染病都要禁刮、禁罐。
⑸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房禁刮、禁罐;月经期一般禁刮、禁罐。
⑹5岁以下的几童一般禁刮、禁罐,如需治疗要采用轻手法刮痧、拔罐。
⑺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痛部位都不可刮痧及拔罐。
⑻重度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严重水肿患者及年老体弱、极度虚弱、消瘦者禁用刮痧、拔罐疗法。如确需使用只能采用轻手法刮痧、拔罐。
⑼精神病患者。
二、注意事项
走罐刮痧拔罐疗法在室内常温操作最好。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但要避开风口,防止患者受凉。夏季走罐刮痧拔罐治疗时,应避免风扇、空调等直接吹到患者及治疗部位;冬季、春季、秋季走罐刮痧拔罐治疗时,应避风保暖。拔罐治疗过程中,要用婴儿童毯盖住治疗部位保暖,避免受凉,再感受新的病气。
(1)走罐刮痧拔罐疗法治疗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用于蘸取火媒(酒精)的材质,如棉球或纸团,要大小适当,一次蘸取酒精不应过多或过少:过多容易滴到皮肤或衣服上,可能引致烫伤;过少则火力不足,刮痧、拔罐无力,达不到治疗效果
(2)走罐刮痧拔罐疗法操作时,动作要迅速轻巧,轻重适度,做到稳、准、轻、快。走罐刮痧的效果,与火力的大小、罐内负压大小、动作快慢,以及罐具的直径大小等均相关,只有掌握好操作技巧,才能使刮痧不痛而舒适,拔罐不紧而有力。
(3)初次治疗、年老、体弱、儿童、空腹、紧张及易过敏者,刮痧手法要轻快,用力要均匀,拔罐火力要适中,松紧要适宜,患者感觉舒适即可。医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注,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患者的感觉,一旦有不适情况,应及时停止刮痧并立即取下拔罐。
若患者言称刮痧或拔罐部位疼痛,医者应区分是患者本身经络不通所致疼痛(即中医讲的阿是穴),还是手法太重所致。若是前者应向患者解释,一般刮痧拔罐后1分钟左右即可不痛或舒适,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道理,让患者稍加忍耐,走罐刮痧拔罐疗法本身可以疏通经络。经络通畅自然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若是后者,医者应该及时调整手法。
若是患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欲吐、心慌、出汗等症状,应停止刮痧、拔罐,或按走罐刮痧拔罐疗法的常见反应及预防处理方法处理即可。
(4)在进行行走罐刮痧拔罐治疗时,不要在出痧处重复刮痧,以避免损伤皮肤;起罐时不要生拉硬拽,以免皮肤受损或过于疼痛,起罐时应一手握住罐体,另一手压住一侧罐口边缘处的皮肤即可,稍加用力罐体自然脱落。
(5)不可过分追求痧的出现。一般情况下,实症出痧多,虚症出痧少;实症、热症比虚症、寒症容易出痧。服药多者特别是服激素类药物后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厚发达者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不易出痧。出痧多少与治疗效果不完全成正比,对不易出痧的病症及部位,只要刮痧方法正确,就有治疗效果。
(6)如果使用走罐刮痧拔罐疗法后,病情不减反增、更加不适者,需配合中医中药或西医西药治疗。
(7)对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医院或转院观察治疗;在确无条件的情况下,可用走罐刮痧拔罐疗法给予急救治疗,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治疗机会。
(8)走罐刮痧拔罐疗法治疗结束后,要擦拭干净患者的治疗部位,让病人适量休息,并饮用温开水或排毒保健茶水一杯。
(9)治疗后,患者应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不宜生气发怒、忧思焦虑;忌食生冷瓜果、冷饮制品、油腻食品;4小时之内不可用冷水洗手、洗脸、洗操沫浴(4小时后可用温热水洗浴);4小时之内还应禁用空调、风扇直吹。
(10)每次治疗完毕,火罐及使用工具需用“消洗灵”溶液消毒或酒精擦拭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今天的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今天就给给大家讲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说常见反应及预防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