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燕讲心脏病系列廿六主神明主血脉的

刘冰燕简介

中国中医泰斗,原国家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司长吕炳奎老中医的关门弟子。中医副主任医师潍坊静康心脏瓣膜病医院院长中国中医学会分会理事先后撰写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述有《中医验案荟萃》、《女医论荟萃》两部医著、已载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全国医疗系统精英录》。

刘主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善用中药秘制膏方调理,堪称一绝。累计观察近例心脏瓣膜病,曾亲自跟踪北京、天津两地心脏瓣膜病患者上千人,对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属于心。中医上讲“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神明”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神智、精神”。点揉和弹拨心经上的9大穴位可以预防心衰、冠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等,此外还能治疗失眠。

最好在午时(11—13点)按揉心经

心经旺在午时,即11-13点,这个时候人的阳气达到最盛,然后就开始向阴转化,阴气开始上升。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所以在午时按揉疏通心经,让它的气血畅通对身体的整体调节很重要。

下面逐一介绍心经9大穴各自的穴名解析(就是古人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取穴方法、功用、主治及现代研究成果。

1、极泉穴

《会元针灸学》:“极泉者,极者极深,泉是水泉也,心阳化液,由心系通肺出腋下,心火生脾土,而续交经之孔窍,相酬以甘液,故名极泉。”另外也可解释为,“极”指“尽”处,意指腋窝最高点,“泉”指水泉,源头之意;心经穴中,极泉位置最高,心主血脉,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比喻手少阴脉气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故名极泉。

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腋动脉跳动处。

行气活血,宽胸理气。

心痛心悸,胁肋疼痛,肘臂冷痛,腋下瘰疬及腋臭。

极泉穴有调整心率的作用,如给动物注射肾上腺素,使心率减慢的情况下,针刺“极泉”等穴,可以减弱肾上腺素所致心率减慢的作用,使心率迅速恢复正常水平。

2、青灵穴

青,比喻青春之生气;灵,指神明。心为生之本,神之变也。本穴为手少阴心经腧穴,神灵所居之处,故名青灵。

在少海穴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

疏经活络,清头明目。

目黄,头痛,胁痛,肩臂痛。

现代常用青灵穴治疗神经性头痛,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肩背疼痛和间歇热等。

3、少海穴

这里少指少阴;海乃百川之会。本穴为手少阴经之合穴,“所入为合”,手少阴经气至本穴有百川入海之势,故名少海。

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陷凹中取穴。

通经活络,宁心化痰。

心痛,腋肋疼痛,癫痫,瘰疬,肘臂振挛、麻木。

动物实验证明,针刺“少海”、“神门”等穴,可使注射肾上腺素的动物心率减慢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4、灵道穴

灵,指神灵;道,指通道。本穴主心痛悲恐,功在宁心安神,为手少阴脉气出入之通道,故名灵道。

仰掌,将尺骨小头分成两等分,平尺骨小头的根部,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是灵道穴。在平尺骨小头中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是通里穴;平尺骨小头头部,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是阴郄穴。

通经活络,宁心安神。

心悸心痛,悲恐善笑,腕臂挛急,头晕目眩。

有人发现约93%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左侧灵道穴有明显压痛反应。于是有人采用按摩的方法治疗此病,取得一定疗效。

5、通里穴

通,指通路;里,指表里。本穴为手少阴经之络穴,心与小肠相表里,其络从本穴分出,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别而上行,沿本经入里,故名通里。

仰掌,将尺骨小头分成两等分,在平尺骨小头中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是通里穴。

疏经通络,安神清热。

心悸怔忡,舌强不语,头晕目眩,腕臂疼痛。

通里穴配内关、足三里,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有报道针刺通里穴多引起心率加速。

6、阴郄穴

郄,指孔窍,空隙,空陷处,此处指郄穴;本穴为手少阴之郄穴,故名阴郄。

仰掌,平尺骨小头头部,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是阴郄穴。

活血通经,滋阴清热。

心痛心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失语。

7、神门穴

神,指神明;心主神明,心藏神,本穴为心经的输穴,又是原穴。以示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

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

调理气血,安神定志。

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痫,头痛眩晕。

针刺神门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也有报道,针刺神门、内关,对纠正心律失常有效,特别是属于激动起源失常者,疗效显著。自我按摩或艾灸亦有不错的效果

8、少府穴

少,指手少阴;府,指收藏、聚集之意。本穴为手少阴之荥穴,属火。心也属火,此穴为本经气血汇聚之处,故名少府。

在手掌,平4、5掌指关节后,4、5掌骨之间。

活血通经,清心泻火。

心悸胸痛,小便不利,手小指拘挛,掌中热。

现代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小便不利等。

9、少冲穴

少,小也,有指少阴;冲,即通达。本穴是手少阴经的井穴,“所出为井”,经气白手小指冲出,但有很微小之象,故名少冲。

手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开窍醒神,祛瘀泄热。

心悸心痛,中风昏迷,癫狂热病。

舌尖的中医立足科学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zz/10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