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知识培训简介
培训目的
1、了解常用轴承的用途及分类等
2、在维护维修中能正确装卸轴承
一、轴承的作用
1、支撑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
2、减少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
二、轴承的分类
1、根据运动方式,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2、按传力介质可分为:球轴承圆拄轴承圆锥轴承
3、按受力方式可分为:径向轴承轴向轴承角轴承
三、常用滚动轴承的代号
1、滚动轴承代号是用字母加数字来表示轴承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的产品符号。国家标准GB/T-93规定轴承的代号由三部分组成:
①前置代号(字母)②基本代号(数字、字母)③后置代号(字母+数字)
2、常见轴承的基本类型代号
例:
:6─深沟球轴承,1─特轻系列,03─内径d=17mm,公差等级为0级,游隙组为0组;
:6─深沟球轴承,3─中系列,08─内径d=40mm,公差等级为0级,游隙组为0组;
AC/P4:7─角接触球轴承,2─轻系列,14─内径d=70mm,公差等级为4级,游隙组为0组;
N/P5:N─圆柱滚子轴承,1─特轻系列,05─内径d=20mm,公差等级为5级,游隙组为0组;
:3─圆锥滚子轴承,2─轻系列,13─内径d=65mm,0─正常宽度(0不可省略),公差等级为0级;
3、关于润滑的代号
/W不能加润滑油
/HT高温油脂-20℃---℃
/LHT低高温油脂-40℃---℃
/LT低温油脂-50℃---80℃
/MT中温油脂-30℃---℃
四、轴承的安装与拆卸
装拆滚动轴承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不允许通过滚动体来传力,以免使滚道或滚动体造成损伤。
2、由于轴承的配合较紧,装拆时应使用专门的工具。
拉拔器应卡住轴承内环均匀用力如果拉拔器不能卡在轴承内环,就很可
能对轴承造成伤害,为了尽量小损坏轴承,可以一边拉拔轴承一边旋转拉拔器
五、判断轴承故障的方法
1、听声音
轴承若处于良好的连转状态会发出低低的呜呜声音。若是发出尖锐的嘶嘶音,吱吱音及其它不规则的声音,经常表示轴承处于不良的运转状况。
尖锐的吱吱噪音可能是由于不适当的润滑所造成的。不适当的轴承间隙也会造成金属声。轴承外圈轨道上的凹轨道的凹痕会引起振动,并造成平顺清脆的声音。若是由于安装时所造成的敲击伤痕也会产生噪音,此噪音会随着轴承转速的高低而不同。
若是有间歇性的噪音,则表示滚动件可能受损。此声音是发生在当受损表面被辗压过时,轴承内若有污染物常会引起嘶嘶音。严重的轴承损坏会产生不规则并且巨大的噪音
2、振动测量
ISO/1:该标准于年正式颁布,适用于工作转速为~r/min,在轴承盖上振动频率在10~Hz范围内的机器振动烈度的等级评定。
3、温度测量
对于连续工作的电动机我们要长期有规律定时的测量温度,如果温度突然发生较大的变化,那么肯定有一部件出现了故障,这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声音、振动来检查轴承是否损坏。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轴承的发展史
l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发明滚动轴承的国家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具有现代滚动轴承结构雏形的轴承,出现于公元前~年(秦朝)的今山西省永济县薛家崖村。
l在十七世纪末,英国的C.瓦洛设计制造球轴承,并装在邮车上试用以及英国的P.沃思取得球轴承的专利。
l十八世纪末德国的H.R.赫兹发表关于球轴承接触应力的论文。
l在赫兹成就的基础上,德国的R.施特里贝克、瑞典的A.帕姆格伦等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发展滚动轴承的设计理论和疲劳寿命计算作出了贡献。
l随后,俄国的N.P.彼得罗夫应用牛顿粘性定律计算轴承摩擦。
l早期的直线运动轴承形式,就是一排在撬板下放置一排木杆。这个技术或许可以追溯到修建吉萨大金字塔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l现代直线运动轴承使用的是同一种工作原理,只不过有时用球代替滚子。
l最早的滑动和滚动体轴承是木制的。陶瓷、蓝宝石或者玻璃也有使用,钢、铜、其他金属、塑料(比如尼龙、胶木、特氟隆)都被普遍使用。
l从重载车轮轴和机床主轴到精密的钟表零件,很多场合都需要旋转轴承。
l最简单的旋转轴承是轴套轴承,它只是一个夹在车轮和轮轴之间的衬套。这种设计随后被滚动轴承替代,就是用很多圆柱形的滚子替代原先的衬套,每个滚动体就像一个单独的车轮。最早投入实用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动轴承是钟表匠约翰·哈里逊于年为制作H3计时器而发明的
轴承的作用
1、支撑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
2、减少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
那么根据摩擦性质,轴承分为:滑动摩擦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
那么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有哪些?
l首先表象在结构上,
滚动轴承是靠滚动体的转动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点,滚动体越多,接触点就越多;
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
l其次是运动方式不同,
滚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滑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滑动,
因而摩擦形势上也就完全不相同。
滑动轴承简述
滑动轴承主要用于工作转速特高、支承要求特精、特重型、承受具大冲击、须成剖分式等特殊工作条件。
滑动轴承的构造与特点
l结构:由轴承座、轴承盖、轴瓦、连接螺栓等组成
l特点:
l①、承载能力大,耐冲击;
l②、工作平稳,噪音低;
l③、结构简单,径向尺寸小,轴向尺寸大。
l滑动轴承的应用场合:
l①、高速、高精度、重载的场合;如汽轮发电机、机床等;
l②、极大型的、极微型的、极简单的场合;
l③、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如曲轴轴承;
l④、受冲击与振动载荷的场合;如轧钢机。
常用径向滑动轴承分2类
Ⅰ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无法调整,不便装拆粗重的轴。
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械中。
Ⅱ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
特点: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便于调整轴承间隙。
应用:工作转速特高、支承要求特精、承受具大冲击、须成剖分式等
六、滚动轴承的一般概念和分类
1、滚动轴承的四大件:
2、滚动轴承四大件的功能
内圈通常与轴是紧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
外圈通常与轴承座孔或机械部件的壳体配合,起支撑作用。
滚动体借助保持架均匀的排列在内、外圈之间,它的行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决定轴承的承载能力。
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的分隔开,引导滚动体在正确的轨道上运动。
球轴承——承载能力低,极限转速高
滚子轴承——承载能力高,极限转速低
在外廓尺寸相同的条件下,滚子轴承比球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耐冲击能力都好,但球轴承摩擦小、高速性能好。
3、滚动轴承的特点
优点:摩擦力小、精度高、刚度高、维护保养方便;
缺点:承载能力比滑动轴承小、振动和噪音较大、不允许异物进入。
4、滚动轴承的选择
1)应用特性
a、承载能力—额定载荷;
b、速度特性—工作转速小于0.5倍极限转速;
c、摩擦特性—球轴承比滚子轴承小;
d、调心性能
e、旋转精度;
f、振动与声音;
g、刚度;
h、温度;
i、寿命和可靠性。
2)选择步骤:
a了解轴承使用条件;b轴承的结构选择;
c轴承的尺寸选择;d轴承的精度选择;
e轴承的游隙选择;f保持架选择;
g润滑选择;h安装和拆卸选择。
3)选择因素
a结构;
b转速——工作转速小于0.5倍极限转速,最高转速小于0.8倍极限转速;
c尺寸;d载荷;
e支承型式;f精度;
g游隙;h刚度;
i安装与拆卸;J调心性能;
K使用温度;L经济性。
5、轴承的使用
轴承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的安装、拆卸是分不开的,在轴承的拆卸中,任何错误的操作都将会引起轴承的使用敏感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轴承的突发事故发生。不认真细致地对待此项工作,采用的方法不正确,常常是轴承损坏和使用寿命过低的重要原因。
轴承的保管
轴承在出厂时均涂有适量的防锈油并有防锈包装,长期存放时最好保存在温度20℃及相对湿度60%以下的场所,并放置在高于地面30cm的架子上为宜,避开直射的阳光或寒冷的墙壁。
6、安装前的准备
a、在部件的装配表面上,必须要保持清洁,不能有缺陷,部件装配表面须用洁净的汽油或煤油清洗。
b、轴承部件上的所有润滑油路均应检查,使油路保持畅通,并在其配合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使轴承安装容易进行。
7、轴承清洗
轴承须在安装前拆封。通常,在采用润滑脂的情况下,可以不清洗防锈剂,而直接安装使用;如果采用油润滑,或者虽采用脂润滑,但润滑脂与防锈剂混合,将降低润滑性时,必须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燥后使用。双侧带防尘盖或密封圈轴承不可进行清洗。
8、滚动轴承的常见破坏形式
滚动轴承在安装、配合、润滑、密封和维护保养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轴承因疲劳剥落而破坏,或因摩擦磨损使轴承精度丧失而不能继续使用。疲劳和磨损属于正常的破坏。
滚动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不允许通过滚动体来传力,以免使滚道或滚动体造成损伤。
2、由于轴承的配合较紧,装拆时应使用专门的工具。
安装
轴承的安装方法主要有压力法、温差法和液压法三种。
1、压入法
在常温条件下不改变相配合零件的尺寸,直接采用压力的方式进行安装(或拆卸)的方法称为压力法。此方法一般用于过盈量不大的中小型轴承的安装拆卸。
A、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入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B、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为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C、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时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2、温差法
温差法是利用加热(膨胀)或冷却(收缩)方法使轴承过盈量暂时消失,待常温后恢复来达到轻便安装和拆卸轴承的目的方法。
当过盈量较大或在使用中需要经常装拆轴承肘,用压力法装拆轴承容易损伤配合表面。此时可考虑采用温差法安装。
使用温差法装拆轴承时,最主要的是控制轴承的温度。一般情况下,轴承的加热温度应低于材料回火温度60oC~70oC,对于普通轴承钢而言,最高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oC以下。冷却的温度控制在一50oC以上。
温差法常用的方法有油加热法、空气加热法、火焰加热法和电感应加热法等。
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是油加热法,此法操作简便,不需要专用工具,加热用油多采用无腐蚀性的矿物油,如变压器油,闪点在oC,安装时采用油浴加热,轴承距槽底60mm。
感应加热器会引起轴承和轴带磁,在安装后必须退磁。操作方法是,将加热器套在轴承上并接通电源,然后慢慢地移开1~2m,由于距离增加,磁场强度减小,当磁场的影响十分微弱时,轴承零件达到充分退磁。
3、液压法
液压法装拆轴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油通过预先加工好的油孔和油槽,进入轴承的过盈配合处形成高压油环膜,借助高压油的张力将配合表面涨开进行安装或拆卸,但液压法要求配合面的尺寸精度较高,否则容易泄油形成不了高压。液压法安装方法示意图
4、安装中应注意的事项
安装时不允许在轴承上钻孔、刻槽、倒角、车端面。
安装时不允许用手锤直接敲打轴承套圈。
安装时压力应加在有安装过盈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允许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
对于内圈为紧配合的轴承,安装时,属不可分离型者应先将轴承装于轴上,再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壳体孔内;
属可分离型者,内、外圈可分别单独安装。
5、轴承安装后检验
检验安装位置:
轴承安装后,首先检验运转零件与固定零件是否相碰,润滑油能否畅通地流入轴承,密封装置与轴向紧固装置安装是否正确。
滚动轴承卸
滚动轴承的拆卸有两个目的,一是轴承已经损坏需要更换新轴承,二是检查或维修轴承后要继续使用。对于拆卸下来进行检查或维修还要继续使用的轴承,拆卸时应特别小心不要损伤轴承。
轴承拆卸的方法与轴承安装方法类似,也有压力法、温差法和液压法。
轴承的润滑
润滑是轴承维护、保证轴承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轴承润滑的目的是使轴承滚动面及滑动面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以防止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
润滑对滚动轴承的作用如下:
——减轻摩擦及磨损;
——排出摩擦热;
——延长轴承寿命;
——防止生锈;
——防止异物侵入;
——保证轴承在高频应力下正常运转。
轴承润滑一般分为脂润滑、油润滑和固体润滑三种。
一、脂润滑
润滑使用方便,且密封装置设计简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润滑方式。脂润滑可做到填充一次后长时间不须补充。
1、脂润滑的种类
锂基脂、钙基脂、钠基脂、钙混合基脂、钙复合脂、铝基脂、非皂基脂。
2、脂润滑的填充量
填充量指标为轴承及轴承箱空间容积的30%~50%为宜。脂润滑填充过多时,润滑脂因搅拌发热会发生软化、泄漏、变质、老化、而造成润滑性能下降。
旋转速度高时,为降低温升而应减少填充量;
用于低速轴承时,为防止异物侵入,有时也充填至容积的66%~%。
3、润滑脂的补充与更换
补充的润滑脂应尽量为同一品牌号的润滑脂。补给润滑脂的间隔时间要确定,随着轴承温度的升高,润滑脂补给周期缩短,大致指标为:轴承温度80℃以上时,温度每上升10℃润滑脂补给间隔缩短至1/1.5。
二、油润滑
油润滑是轴承润滑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它适合在高速、高温条件下,脂润滑不能满足要求时的一种润滑方式,但是油润滑常需要复杂的密封装置和供油设备。油润滑大体分为:
1.油浴润滑多用于低速或中速;
2.滴油润滑多用于较高速、中负荷;
3.循环润滑一般用于冷却轴承为目的场合或供油部分多且集中并需要自动供油时,供油系统中装有冷却器和过滤器;
4.飞溅润滑多用于高速;
5.喷射润滑从轴承侧面高速喷射润滑油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高温;
6.油雾润滑适宜高速;
7.油气润滑适宜高速,润滑、控制温升效果好,供油系统复杂。
三、固体润滑
在一些特殊用途时使用二硫化钼、石墨等润滑剂。
清洗
将轴承拆下清洗轴承。轴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进行。
粗洗时,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润滑脂或粘着物,此时不要转动轴承。
精洗时,在油中慢慢地转动轴承,仔细的清洗。清洗后,立即在轴承上涂抹防锈油或防锈脂。
滚动轴承游隙的定义
滚动轴承的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在无载荷时,当一个套圈固定不动,另一个套圈相对于固定套圈沿径向由一个极端位置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
轴向游隙:在无载荷时,当一个套圈固定不动,另一个套圈相对于固定套圈沿轴向由一个极端位置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
轴承游隙又分为原始游、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
原始游隙: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
安装游隙:轴承安装后的游隙。由于过盈配合的关系,安装游隙要小于原始游;
工作游隙:轴承在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