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www.xxzywj.com/npxqb/npxll/868.html近期,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明确提出要抢抓碳中和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为主体,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何为碳达峰碳中和?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近期,成都正积极谋划在现有14个产业生态圈基础上构建第15个碳中和产业生态圈,为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努力。青白江区主动申请“入圈”,现已进入初步候选园区。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重要承载地,在全区“一港双核四片”发展中承担着集聚资源要素、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陆港主枢纽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产业、科技、城市、园区、服务向低碳型、硬核型、节能型、生态型、环保型“五型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然路径。申请“入圈”底气何在?在青白江区先工委书记王祥辉看来,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在多领域实现根本性的低碳减排突破,推动城市从行业到产业链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其中,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这些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将是关键,而青白江区完全有“入圈”的实力。随着川化、攀成钢的关停以及企业调迁的深入推进,青白江区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年达到峰值后就持续下降,现已累计去化工钢铁产能万吨,共减排二氧化硫1.9万吨、氮氧化物1.2万吨、二氧化碳万吨,节约标煤万吨,彻底告别粗放型发展模式,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减排只是一方面,最根本还需要强大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近年来,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先后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绿色建材)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绿色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技术产业化基地……“金字招牌”的背后,是一大批和碳中和息息相关的企业落地:以天马轴承、天马精密、安那际为代表的风电轴承制造企业,以安德里茨、天圣环保为代表水电设备制造企业……除此之外,功能区不少重点企业还开展了固废回收、余热发电、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的探索实践。怎样打造碳中和先行区?当前青白江区已初步形成《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建设策划方案》《关于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的思考》等课题成果,正在进一步优化明确主导产业方向、细分领域。前段时间,中电骏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入驻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将建设中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中电新能源智能设备研制及测试基地。前者包含新能源汽车总装、运营,新能源汽车相关配件、充换电设施生产等,后者用于轻量化车身定制生产、测试以及新能源运输产业链配套生产、运营、维护等。两个项目投产后,将推动我区形成绿色能源配套体系。目前,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已成功打通先进金属材料及商用车整车制造两个关键细分领域全产业链,引进总投资亿元的展滔科技、得成新材料等84个项目,构建起以新型材料为主导的绿色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最新规划,到年,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将力争引进从事碳中和创新研发、监测认证、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等机构5个以上,引进从事氢能、光伏、风电、锂电池等清洁能源材料及装备制造类项目10个以上;纳入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达到10个以上,纳入国际CDM项目、国家CCER和四川省碳普惠等减排项目20个以上,碳交易额突破20亿元;成功实现碳达峰发展目标,建成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碳中和发展示范区。“接下来,我们将启动‘大时代’片区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加快绿色零碳社区建设,大力营造小游园、微绿地、休闲绿廊等公共绿色空间等,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角落。”王祥辉说。(记者戚原通讯员莫婧)本文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