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进行卒中筛查?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统计数据指出,40岁以上人群中,有15%人处于高风险,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有万例,且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增长,脑卒中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及早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化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从而实现脑卒中“可防、可控、可治”;脑卒中筛查主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干预。
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这两者因为其发病特点不一,应在体检筛查方面应有不同的策略。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指脑梗死,其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系统疾病等;而出血性卒中主要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包括高血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其中颅内动脉瘤往往隐匿,病情凶险。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4项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年龄超过50岁。12项一般危险因素:房颤、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中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脱落;缺血性眼病和突发性耳聋。
三、脑卒中筛查常规内容包括什么?
卒中筛查项目包括:
一般项目: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血压。
化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等。
特殊项目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变、脑CT/MR平扫,CTA、MRA等,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DSA)。
四、各种特殊检查有哪些特点?
颈部血管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是一项无创、简易的检查,可以发现颈动脉结构(包括血管管腔解剖特征和管壁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它应用超声波多普勒效应进行颅内血管检测,可了解颅内及颅外各血管、脑动脉环血管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硬化、狭窄、缺血、畸形、痉挛等血管病变,同时可行微栓子监测,以及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动态监测。
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是发现心源性栓子的重要检查,可以了解心腔结构,是否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经食道超声可发现动脉导管未闭。
CTA、MRA主要针对血管管腔,可以发现大多数血管问题,如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内动脉瘤。因为二者是无创的,常用于体检。而DSA一般不用于体检,但它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对于动态检查、脑血循环全程检查、脑血管功能代偿检查有独有的价值,常用于最后的诊断。
高分辨MR:高分辨MR可以直接观察颈动脉和颅内血管管壁情况,可清晰观测斑块性状以及管腔内情况(是否有血栓及夹层),同时它可观察颅内动脉瘤瘤壁的结构,有助于动脉瘤的破裂风险的预测,并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
五、想卒中筛查,医院什么部门?
医院的“脑卒中筛查门诊”完成评估检查。
六、如何识别“中风”(脑卒中)高危人群?
8项危险因素(适用于40岁以上人群)
高血压
□
/90mmHg
血脂情况
□
血脂异常或不知道
糖尿病
□
有
吸烟
□
有
心房颤动
□
心跳不规则
体重
□
明显超重或肥胖
运动
□
缺乏运动
卒中家族史
□
有
评估结果
高危
□
存在3项以上上述危险因素
□
既往有脑卒中(中风)病史
□
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中危
□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之一者
如果您是“中风”高危人群,请立即向医生咨询脑卒中的预防!
具有3项危险因素,或者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评定为脑卒中中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者为脑卒中低危人群。
七、完成脑卒中筛查后,要怎么治疗?
完成脑卒中筛查后,到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人员处制定治疗方案。脑卒中治疗可分为5级:1级:血管没问题,也没有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数量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属于正常人群——定期自查。2级:血管没问题,但风险因素达到上述标准的,属于轻危人群——控制原发病。3级:血管有问题的,如动脉粥样硬化相对稳定,属于中危人群——长期吃药控制防止恶化。4级:出现血管狭窄的,属于高危人群——长期吃药控制。5级:血管狭窄程度非常严重的,属于极高危人群——建议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如颈动脉剥脱术和支架手术等。
八、什么是脑动脉瘤?如何检查?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可以采用CTA,MRA初步筛查,必要时需要通过DSA检查明确。
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联系-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