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杰2013心血管领域十大进展

Top10左心耳封堵:新的器械,新的证据

  近些年,已有证据证实应用PLAATO装置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治疗(LAAC)的可行性,此后多种装置相继开发,其中代表性的是Watchman装置及AMPLATZERCardiacPlug(ACP)装置,PROTECT-AF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置入Watchman装置主要事件(卒中、心血管死亡和系统栓塞)的预防率与单独应用华法林相当。而对于人们更   肾动脉去神经化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是学界一大热点,自从肾动脉去神经化治疗问世后,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质疑和争议。SYMPLICITYHTN-1及在SYMPLICITYHTN-2研究表明了经导管射频消融的RSD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比较安全的降低血压的治疗方式,并且其疗效能长期保持。然而,SYMPLICITYHTN-1及SYMPLICITYHTN-2研究缺少合格的对照组,因为实验中的对照组不是由假手术作为对照组的研究。SYMPLICITYHTN-3将例药物抵抗性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及假手术组,但是在今年年初,Medtronic公司宣布试验未能达到有效终点,从而对以往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针对此结果,Medtronic公司决定中止正在进行的在亚洲等国家进行的其他三个试验。再加上一月前,St-Jude公司的新产品由于入选患者困难也被迫中止。可想而知,肾动脉去神经化治疗在年将进入一个寒冬,但是我们也期望能够出现一些新的声音。

Top8血运动力学保护装置:是否路遥知马力?

  高危的PCI是否需要血运动力学支持装置,何时应用血运动力学保护装置?理想的血运动力学装置应满足以下条件:安全,易于置入,提供足够的心输出量。Impella是否是综合以上优点的理想装置?ProtectⅡ研究在年由于Impella未能降低30天MACE事件而提前中止。但是Impella发生MACE事件主要是围手术期的心梗,而心梗的发生与Impella组应用更多的旋磨有关。所以当将旋磨的患者排除,去除相关的干扰因素后,Impella组与IABP组相比能明显降低MACE的发生;在Circulation发表的研究显示:Impella虽然在30天内未能显示出优越性,但90天后明显降低MACE。从而提示血运动力学装置作用的晚期有效性。与此研究结果相似,BCIS-1研究(IABP介入研究)早期的结果显示6月的MACE结果与对照组无差异,然而最新在Circulation发表的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IABP能降低30%的病死率。目前高危PCI患者应用血运动力学保护装置在ACCA/AHA/SCAI指南中为Ⅱb,C类的适应证。

Top7桡动脉介入:中国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桡动脉介入虽然并非起源于中国,但是在中国无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欣喜地向世界公布,桡动脉介入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20%,而且逐渐增加。早期对STEMI应用桡动脉介入治疗的疑虑也随着多个大规模试验的问世而消除:SAFE-PCI是评价女性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是美国进行的首项桡动脉与股动脉路径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在TCT公布,桡动脉组的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股动脉组。RIFELSTEACS结果证实30天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在桡动脉组均明显降低。荟萃研究的结果也为桡动脉介入在急性AMI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证据。美国的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于年10月23日在Catheterizationand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上公布了第一份关于桡动脉入路诊断和治疗心血管动脉阻塞的共识声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避免桡动脉堵塞,降低患者和术者的潜在辐射暴露。

Top6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严重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是西方国家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随着Sapien瓣膜在美国的商品化,TAVR在美国应用也更为广泛,适应证也进一步扩展,除了手术高危、极高危患者外。正在进行的PARTNERⅡAandSurTAVI试验中包含了中度手术风险的患者,另外二代的TAVR装置,自膨胀型的Corevalve极高危组试验也公布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另外随着手术经验的提高,经皮入路也不仅限于股动脉,还包括直接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入路。

Top5MitrovalveClip

  MitraClip系统是借助于外科二尖瓣手术的理念,通过经皮的股静脉介入,经穿间隔将一个夹子固定于二尖瓣的瓣叶上方,限制瓣环的扩张从而减少二尖瓣的返流,多个试验包括EVEREST及REALISM试验已经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在严重的MR患者中,Mitraclip与手术相比在降低MR严重程度,改善LV面积,降低1~3年恶性事件发生方面两者效果相当。该系统在欧洲已经进入市场,美国于年10月也通过了FDA的批准。

Top4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PLATO及TRITON-TIMI-38试验证实了两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络及普拉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相对于传统的抗血小板ADP抑制剂降低心血管死亡率的优越性。指南也将其在ACS的治疗当中列于氯吡格雷之前。但是增加非CABG出血一直是介入医师在使用这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疑虑。坎格雷洛被证实具有快速起效且停药后药效迅速消失的特点。近期公布的CHAMPION-PHOENIX临床试验中,坎格雷洛组在48小时的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48小时的次要疗效终点事件,尤其是支架内血栓形成,远低于氯吡格雷组。在30日时,坎格雷洛组的综合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仍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虽然目前坎格雷洛未进入ACCF/AHA或ESC的相关指南,但由于其起效及失效迅速、经静脉的给药途径、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在需要紧急PCI或介入治疗前无法确认是否需要紧急CABG的患者中,坎格雷洛可能成为口服P2Y12受体阻断药物的良好替代品。

Top3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可以弥补药物洗脱支架在技术上的局限性。药物涂层球囊无聚合物载体,取而代之的是载体赋形剂涂层,其主要成分为碘普罗胺,尿素或虫漆等,从而避免了DES聚合物引起的血管过敏性反应。药物在球囊膨胀即刻就释放并弥散至血管壁组织中,避免了DES药物缓慢释放所带来的内皮化延迟。临床研究结果已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裸支架再狭窄比DES显示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欧洲指南列为Ⅱa类的适应证。另外,全球的注册研究也显示药物球囊对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证据。另外药物涂层球囊在药物释放还存在着不均一性,提示涂层材料的技术发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关于药物涂层球囊作用所需要压力及扩张时间等也需要积累更多经验。

Top2可吸收支架:一个逐渐靠近的梦想

  金属支架虽然改善了冠状动脉的狭窄,避免了单纯球囊扩张所引起的血管回缩。但同时也改变了冠脉的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反应能力,限制了血管的最大扩张储备,并且促进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失调。所以既能为冠状动脉提供支撑,提供药物释放,其骨架又能在一定时间内被吸收的可吸收药物支架的出现实现了许多介入学者的梦想。目前世界上共有16种可吸收支架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年在Lancet发表并在AHA公布的的DREAMS试验是第一个可吸收的金属支架的临床试验,其12月的临床结果也是可喜的。50例病人,63个病变的第一个可吸收支架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发生2例支架内血栓,而10年的靶血管再次重建率达42%,支架完全吸收需要3年时间。

Top1从FFR到CT-FFR:介入医生的另一双眼

  Courage,BARI-2D的研究结果对引起稳定性心绞痛的冠脉病变是否需要行PCI治疗提出了质疑,而随后发表的FAME及FAMEⅡ研究则回答了如何来客观、理性地制定是否行PCI的策略。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年冠状动脉稳定性心绞痛的管理指南将根据FFR结果指导缺血证据不足的冠脉病变进行PCI治疗列为Ⅰ类适应证,FFR>0.80作为PCI的指征。CT-FFR是近两年开发的一种无创的将解剖与功能相融合对病变作以评判的新手段。年发表于JACC的最新临床研究NXT显示:与冠脉造影及FFR>0.80的金标准比较,CT-FFR相对于普通CTA其准确性及特异性明显改善。当然,由于此研究仅包括位受试者,还难以下定论,但相信时间能验证CT-FFR是否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无创评估的金标准。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与您的朋友一同领略最新学术动态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zz/98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