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2.html

主动脉瓣狭窄(主狭)

病因

先天性畸形

单叶瓣畸形:可引起严重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叶瓣畸形:正常主动脉瓣为三叶瓣,且大小相等。群体中约1%的个体出生时呈二叶瓣畸形,男性多见。约1/3瓣膜发生狭窄,另1/3发生关闭不全,其余可能只会造成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三叶瓣畸形:表现为三个半月瓣大小不等,部分瓣叶交界融合,少数病人出现主狭。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

为成人最常见的主狭的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

炎症性病变导致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主要为风湿热,少数为结缔组织疾病。

病理生理

主狭时,收缩期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受阻,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致使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其顺应性降低。相继发生左心房扩大、左心房压力增高,最终引起肺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升高,导致肺淤血、呼吸困难。左心室舒张末期压迫心内膜下血管使冠脉灌注减少及脑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和晕厥。

主狭时,血液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受阻

左心室高压

→压迫冠脉→心肌缺血→心绞痛

左室向心性肥厚

左室顺应性降低

左房后负荷增加→

左房代偿性肥大

→肺静脉高压、肺毛细血管高压→肺淤血→呼吸困难

左心衰竭

→体循环动脉压降低、脑缺血→晕厥

临床表现

症状

主狭病人可长期无症状,直至主动脉瓣瓣口面积≤1.0cm2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是主狭的典型三联征。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晚期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见于95%的有症状病人。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急性肺水肿。

心绞痛

对于重度主狭病人,心绞痛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

晕厥

见于15%~30%的有症状病人,可为首发症状。晕厥多与劳累有关,常发生于体力劳动当时,少数在休息时发生,休息时晕厥多由于心律失常(如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心排出量骤减所致。

体征

心界:正常或轻度向左扩大,心尖区可触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

心音:第一心音正常,如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或钙化,左心室射血时间明显延长,则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成分减弱或消失。由于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第二心音中主动脉瓣成分延迟,严重狭窄者可呈逆分裂。

心脏杂音:典型杂音为粗糙而响亮的射流性杂音,3/6级以上,呈递增-递减型,可向颈部传导,在胸骨右缘1~2肋间听诊最清楚。一般来说,杂音越响,持续时间越长,高峰出现越晚,提示狭窄程度越重。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心影一般不大,形状可略有变化,即左心缘下1/3处稍向外膨出;左心房轻度增大;75%~85%的病人有呈现升主动脉扩张。侧位透视有时可见主动脉瓣钙化。

心电图

轻者心电图正常,中度狭窄者可出现QRS波群电压增高伴轻度ST-T改变,重度狭窄者可出现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和左心房增大的表现。

超声心动图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提示瓣膜钙化),瓣叶收缩期开放幅度减小,开放速度减慢;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对称性肥厚;左心房可增大;主动脉根部狭窄后扩张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见血流于瓣口下方加速形成五彩镶嵌的射流,连续多普勒可测定心脏及血管内的血流速度。通过测定主动脉瓣口的最大血流速度,可计算最大跨瓣压力阶差及瓣口面积,从而评估其狭窄程度。正常成人主动脉瓣瓣口面积3~4cm2

轻度主狭

中度主狭

重度主狭

瓣口面积(cm2)

>1.5

1.0~1.5

<1.0

平均压力阶差(mmHg)

<25

25~40

>40

射流速度(m/s)

<3.0

3.0~4.0

>4.0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轻度狭窄1.5~2.0cm2,中度狭窄1.0~1.5cm2,重度狭窄<1cm2.

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为3~4cm2,轻度狭窄>1.5cm2,中度狭窄1.0~1.5cm2,重度狭窄<1.0cm2.

并发症

心律失常

10%的病人可发生房颤,主动脉瓣钙化累及传导系统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性猝死

无症状者少见,多发生于先前有症状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发生左心衰竭后自然病程缩短,若不行手术治疗,50%的病人于2年内死亡。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不常见。

体循环栓塞

少见,多见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者。

胃肠道出血

多见于老年的瓣膜钙化病人,多为隐匿性和慢性。

治疗

内科治疗

主要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应定期随访。轻度狭窄者每2年复查1次,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中、重度狭窄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每6~12个月复查1次。一旦出现症状,即需手术治疗。

心衰病人等待手术过程中,可慎用利尿剂以缓解肺充血。ACEI及β受体拮抗剂不适用于主狭病人。

外科治疗

凡出现症状者,均应手术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成人主狭的主要手术方式,手术指征为重度主狭伴心绞痛、晕厥或心衰。无症状病人,若伴进行性心脏增大、左心功能进行性减退、活动时血压降低,也应考虑手术。

直视下主动脉瓣分离术: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非钙化性严重主狭,甚至包括无症状者。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应用范围局限(与二狭不同),适用于高龄、有心衰等高危病人。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目前不是治疗主狭的首选方法。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闭)

病因

主闭主要由主动脉瓣膜本身病变、主动脉根部疾病所致。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主闭

感染性心内膜炎;

胸部创伤致升主动脉根部、瓣叶支持结构和瓣叶破损;

主动脉夹层血肿使主动脉瓣环扩大;

人工瓣膜撕裂等。

慢性主闭

主动脉瓣本身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占2/3);

先天性畸形,如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穿孔、室间隔损伤伴主动脉瓣脱垂;

感染性心内膜炎;

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黏液样变性。

主动脉根部扩张:

Marfan综合征;

梅毒性主动脉炎;

其他,如高血压性主动脉环扩张、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夹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病理生理

急性主闭

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量大

左心室容量负荷骤增

超过左心室代偿能力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左心室舒张末压迅速升高

左心房压升高

肺静脉高压,肺毛细血管高压

肺淤血

慢性主闭

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量小

左心室容量轻度增加

左心室可以代偿

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不明显

失代偿时导致左心衰竭

主动脉舒张压降低

体位性头晕;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

左室肥大

左室顺应性降低

心肌耗氧增多

心肌缺血

心绞痛

临床表现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呼吸困难

轻症者无症状

重症者可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出现左心衰竭时可有典型呼吸困难

心绞痛

少见

较主狭少见

晕厥

少见

罕见,改变体位时可出现头晕或眩晕

一般体检

重者面色灰暗,唇甲发绀

脉搏细数,周围血管征不明显

面色苍白,头随心搏摆动,周围血管征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音

第一心音减弱,肺动脉高压时可有P,亢进,可闻及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第一心音减弱,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心尖区可闻及第三心音

杂音

急性主动脉瓣反流的舒张期杂音柔和、短促、低调,这是由于舒张期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的压力很快即达到平衡所致

主动脉瓣区舒张早期高调递减叹气样杂音,向心尖传导。反流明显者可于心尖部闻及低调柔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Austin-Flint杂音)

主闭病人由于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可出现周围血管征。

周围血管征

点头征、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

(点头征(DeMusset征)

见于脉压增大的情况,如主闭

水冲脉

见于主闭、甲亢、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

枪击音(Traube征)

见于主闭、甲亢、严重贫血

Duroziez征

轻压听诊器于股动脉上可闻及连续全期吹风样杂音,称Duroziez征,见于主闭

毛细血管搏动征

见于脉压增大的疾病,如主闭、甲亢

Austin-Flint杂音

见于严重主闭并左心室增大

GrahamSteell杂音

见于二狭伴肺动脉扩张

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X线检查

慢性主闭左心室明显增大,升主动脉结扩张,呈主动脉型心脏(靴形心)。急性主闭心脏大小多正常或左心房稍增大,常有肺淤血和肺水肿表现。

超声心动图

是目前诊断和评价主闭最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并发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较常见,常加速心力衰竭的发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主闭常见于晚期,急性主闭常出现较早。

室性心律失常

常见,但心脏性猝死少见。

治疗

急性主闭

外科治疗为根本措施,其手术方式为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主动脉瓣修复术。

慢性主闭

内科治疗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应定期随访。轻、中度主动脉关闭不全每1~2年随访1次,重度者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左心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风湿活动。左心室功能减退者应限制重体力活动。左心室扩大但左心室功能正常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尼群地平、ACEI),可延迟或减少主动脉瓣手术的需要。

外科治疗

严重主闭可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有症状+心室功能不全者;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症状明显即使左心室功能正常者。

主狭与主闭的鉴别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血管

左心室肥厚扩大

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绞痛

左心室肥厚扩大,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绞痛

舒张压降低导致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

临床表现

主狭三联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舒张压低,脑供血不足→头晕,晕厥罕见

冠脉供血不足→心绞痛

急重症者可有左心衰竭、低血压

体征

心尖搏动局限,抬举性

主动脉瓣区递增-递减型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杂音沿颈动脉传导,伴收缩期震颤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甚至消失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呈抬举性

主动脉瓣二区递减型叹息样舒张期杂音

重度反流者可有心尖区Austin-Flint杂音

反流严重者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并发症

心律失常(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常见)

心脏性猝死(1%~3%)、心力衰竭

体循环栓塞(少见)、胃肠道出血

室性心律失常(常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

心脏性猝死(少见)、心力衰竭

诊断

超声心动图是确诊主狭的可靠方法

超声心动图为可靠诊断方法,敏感性仅43%

天韵德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dzz/148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