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岐百科跑马拉松很危险跑对路了就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5379.html

12月10日和11日,一场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夺去了两位跑者的生命。这类危险事件的发生让不少跑友对跑马多少产生一些恐惧心理。马拉松真的这么危险吗?该怎么跑才安全?

马拉松最大的危险在于可引起选手发生运动性猝死。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

  它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猝死发生前没有明显症状;

  ■意外,具有不可预见性;

  ■从发生到死亡时间很短,大多发生在6个小时之内。

跑个步居然这么危险,到底咋回事?

据研究报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或脑血管病发导致死亡的。心肌肥厚、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脑部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等心脑血管病才是真正“元凶”!

如果将心脏比喻为一座房子,跑马拉松比喻成地震。地震发生的时候最能检验房子是不是豆腐渣建筑了。如果房子本身有结构性问题(比如心脏的血管因疾病原因变狭窄),平日风平浪静是看不出来的(大部分心脏疾病都是隐匿起病的),一经地震的洗礼,豆腐渣工程可能就瞬间崩塌。(跑马过程中,人体的耗氧量大大提高,很容易导致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心脏病患者跑马拉松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脑和心脏都是掌握生死的大神,如果“豆腐渣建筑“换成脑部,也会导致危险发生。

所以,每位跑友都应先检查自家两座”房子”到底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才能确定能不能跑。

而以下十类人,他们的心脑血管功能可能都不够好,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请将其拉入跑马的黑名单。

  1、未经系统训练者。

  2、如果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

  3、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

  4、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特别是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

  5、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心肌炎的人。

  6、严重心律不齐者。

  7、糖尿病患者。

  8、高血压患者。

  9、过于肥胖者。

  10、年龄过大者。

不过,对自己身体有着蜜汁自信而不屑于去做检查的或者成为心脑血管病检查的“漏网之鱼”的同学,如果在跑马过程中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停止跑步并向志愿者寻求帮助:

  1、心跳比明显加快,感觉心律不齐、心悸症状。

  2、参赛过程中或比赛后出现胸痛或疑似心绞痛症状。

  3、眩晕或头痛、出冷汗或晕厥。

  4、严重气短、一过性视物不清或说不出话。

  5、一侧肢体突然无力、偏瘫,身体的某一部位突然疼痛或麻木等。

不要硬撑!不要硬撑!不要硬撑!重要的话说三遍。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装上跑步APP,勤勤恳恳地跑步截图晒路径,在朋友圈里,哪天不是马拉松?(我都是这么做的,噢不,我的朋友是这么做的~)

所以,为避免危险事件发生,跑友们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和注意比赛中的一些事项:

  一、健康评估

  要安全顺利地完成一次跑马,体检是必须的!参赛前做心血管和体格检查,根据医生专业意见,确认是否在跑马黑名单之列。

  二、赛前应进行6个月以上的训练

  全马40多公里对大多数的业余选手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如果在赛前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在参赛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危险。应进行6个月以上训练再参赛,突击1-2个月又想参加全马的,次年再递报名表比较合适。

心率检测

  三、赛中监测心率,心率过高要减速

  有条件的跑友,可以利用智能设备监测比赛过程中的心率,这需要进行警报设置,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可以按最大心率的90%,如果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为了保守起见可以设定为。如果出现心率过高,就要减速。

  四、有小病也要勇于放弃

  如果有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毛病,要向医生咨询小毛病是否影响比赛、是否可以参加比赛。即使是感冒这种小毛病,其对身体的影响可能会在马拉松这场大战中放大(感冒后容易诱发心肌炎),引起严重后果。所以必要时也要勇于选择放弃。

  五、赛中适量补充能量和水分

  半马要2-3小时,全马5-6个小时,长时间不补充水分,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电解质一紊乱就特别容易发生危险。对此,组委员一般每隔五公里提供喝水点,跑友要争取在每个点喝点盐水或运动型饮料,以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

  六、冲刺:不要马上停止要慢慢减速

  马拉松最后一公里最易出现悲剧。参赛者跑到后面,身体已经很疲劳,不建议终点冲刺。

另外,有的跑友冲过终点后,会马上停止跑步、回头拍照,为了留下历史性光辉的一面。这是非常危险的!冲刺后不要马上停止步伐,而是要给身体三五分钟来减速。

(本文来源:就医作者:悬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hl/124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