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膏剂又称膏滋,是丸、散、膏、丹、滴、露、酒、锭、汤等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是为方便使用、长期服用、改善口感、提高疗效而创制的一种剂型。
但是近代,膏方有被忽视的趋势。本文就膏方调治部分心血管疾病做一探讨,以抛砖引玉。
心血管病证候要素复杂
心血管疾病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前者的代表病种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各类感染性心肌炎症;
后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从发病情况看,当前非感染性疾病(如冠心病)占主流。
中医认为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属内伤杂病,如冠心病属胸痹范畴、高血压属眩晕范畴。
其病因的共性特点是内外合因,病机多呈现为虚实夹杂,有时以虚为主,有时以实为主。
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证候表现为多因素组合的情况非常普遍。
有学者研究冠心病的实性证候要素主要有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热毒;
虚性证候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
如果考虑到兼夹病证及脾胃运化功能的保护,就更复杂。
经研究发现高血压的证候也是由多个证候要素组成,单个要素组成的证候非常少。
实性证候要素主要是阳亢、血瘀、痰浊、火热;
虚性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气虚、阳虚、精亏等。
同样,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的证候也大多由数个证候要素组成。
膏方特点适于心血管病调治
组方灵活,便于治疗复杂疾病
膏方用药不像汤剂限制多,方剂组成药味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减,简单之方如当前市售的阿胶、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霞天胶仅由一味药物组成。
稍复杂的有宋代名方琼玉膏,仅有人参、生地、茯苓、白蜜四味。
国医大师颜德馨的膏方基本在40味药物左右。
多种药物便于针对多病因、复杂性疾病的治疗,发挥多靶点治疗作用。
加工精细,利于药物发挥作用
膏方加工有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几个主要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加工方法,既有群药共煎,也有单煎兑入或研粉冲入,群药久煎特别适宜以根茎为主的药方,长久煎煮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煎出有效成分。
使用方便,满足长期治疗需要
膏方每次可以加工较大药量,现代化的高温包装可以长时间保存,便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用药。
同时,由于膏方组方灵活,特别是在方中加入芳香醒脾和胃的砂仁、叩仁、陈皮等,有助于长期用药患者保护脾胃;
且加工后能改善口感,利于患者长期坚持用药。
如前所述,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需要长期治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些药物长期使用又会影响胃肠功能等,而膏方的多靶点治疗、久煎久煮利于有效成分溶出、便于长期使用、利于胃肠保护的特点,能满足这些疾病调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