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二尖瓣疾病患者的乳头肌修补手术
文/Dr.RolandFasol
冠状动脉疾病是65岁以上女性和45岁以上男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冠状动脉疾病与缺血性瓣膜损害相互关连,由此降低了术后长期存活性。然而,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的二尖瓣返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明显增高,并且手术死亡率也显著增加。然而,尽管大多数医生主张修补,但是自从不明机制的导致瓣膜关闭不全被认知后,缺血性瓣膜病就被瓣膜替换手术所取代。
自从年,由WaltherLillehei完成第一例二尖瓣瓣膜成形环手术,和年,由AllanCarpentier进行的第一例二尖瓣用假体环成形手术后,二尖瓣手术在近些年已经逐步的完善了。然而,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一个手术。二尖瓣手术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相结合的手术,有报告指出手术效果不佳,围手术期有19%-53%死亡率。并且采取修补这种方法仍在讨论中。
我们已经开展并采用一个新的手术技术,当缺血和/或梗死导致乳头肌纤维退化和延长,从而导致继发的瓣叶脱垂这种情况发生时,乳头肌缩短成形术可以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返流这种特殊的病理。
外科修补技术:使用心包和聚四氟乙烯缝合乳头肌缩短成形术基本概念的简化方案在图1A-d中解释,这项修补技术术中视图特写如图2a-f所示。当缺血和/或梗死导致纤维化变性,随后出现乳头肌延长导致小叶脱垂(图1b中,图2a-b)一个心包和聚四氟乙烯缝合在一侧穿过乳头肌上基础(图1C,图2C),并且在另一侧通过延长的尖端(图2d),为了缩短患病乳头肌的延长体(图1d中,2e)并从而达到随后修补叶脱垂的修补长度(图2F)。
注释
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疾病的二尖瓣返流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良预后因素,而且所有患者中多达的15%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若二尖瓣返流不能纠正,即使进行了良好心肌血运重建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仍会增加,后期存活率会变少,有一个后期随访报告显示存活率只有20%。然而,虽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修补术被许多人所倡导-但实际上很少被执行。这可以通过观察来解释,即在没有乳头肌断裂,能够导致继发于心肌缺血的二尖瓣反流这种精确的机制是很难被理解的,从而减少了后续的修补工作。如遇到乳头肌断裂,最近的报告描述了简化的乳头肌重建程序,使这组中的患者具有了满意的存活率。然而,在没有乳头肌断裂时,一种既可靠又简单的,能够修补瓣膜关闭不全的手术,对于缺血性二尖瓣患者就很必要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对引发这种二尖瓣病理的认真评估和对于机制的了解是很必要的。最近的报告显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可能是二尖瓣解剖组件空间关联中微小变化的产物,并强调了环形形状中即使是微小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乳头肌的作用会导致瓣叶连接点的变形。因此,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