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先心病专家详解先心病的介入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各种导管技术以及介入器材不断改进与发展,使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了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主要针对狭窄或缺损型的病变,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技术和缺损或异常通道的封堵技术。

一、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

PBPV是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1.适应证

(1)以单纯肺动脉瓣狭窄伴有狭窄后扩张效果最佳。

(2)狭窄的程度以跨瓣压差为标准,过去以≥50mmHg为介入指征,目前已趋向于将介入指征降为≥30mmHg。

(3)肺动脉瓣狭窄,经手术治疗后出现再狭窄者也可进行PBPV。

(4)部分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姑息治疗,如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等。

(5)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其他可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等。

2.禁忌证

(1)肺动脉瓣下型狭窄即右心室流出道(漏斗部)狭窄者。

(2)肺动脉瓣上型狭窄瓣膜发育不良,无肺动脉狭窄后扩张者。

3.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术中心律失常、三尖瓣受损以及继发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此类并发症多与术者经验、操作技术水平有关。

4.疗效及预后

PBPV治疗如适应证选择适当,近期及远期与手术治疗相同的,术后压力阶差明显下降者达75%,但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

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

1.适应证(主要指先天性)

(1)先天性主动脉瓣膜型狭窄有症状者。

(2)狭窄程度,跨主动脉瓣压力阶差≥50mmHg为介入指征。

(3)新生儿或婴幼儿严重瓣膜型狭窄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作为缓症治疗指标。

(4)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

2.禁忌证

(1)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伴有主动脉及瓣膜发育不良者。

(2)合并中度或重度主动脉瓣反流者。

3.并发症

(1)术中球囊扩张阻断主动脉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律失常,尤其在婴幼儿。

(2)股动脉损伤。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残余狭窄。

4.疗效及预后

球囊扩张术后,即刻压力差可明显下降。但术后发生关闭不全者比例较高。

三、未闭动脉导管封堵术

目前,非开胸手术介入治疗已成为先天性PDA的常规治疗。

1.适应证:绝大多数的PDA均可经介入封堵。

2.禁忌证:极少数晚期已形成右向左分流者不宜行此治疗。

3.并发症

(1)封堵装置的脱落及异位栓塞。

(2)机械性溶血为封堵后残留细小通道致血流高速通过,引起大量红细胞破坏所致。

(3)血管并发症。(4)心律失常。

4.疗效及预后:总体来说疗效确切,具有应用前景。

四、房间隔缺损封闭术

ASD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相对安全有效。

1.适应证

(1)有手术指征的ASD患者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经导管行介入封闭术:

①ASD缺损最大伸展直径36mm(包括多发性缺损);

②缺损上下房间隔边缘不少于5mm;

③房间隔的整体直径应大于拟使用的补片直径。(2)外科修补术后残留缺损。

2.禁忌证

(1)已有右向左分流者。

(2)合并其他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者。

3.并发症

(1)残余分流,即补片未能完全覆盖缺损口。

(2)异位栓塞,为补片部分或全部脱落进入肺循环或体循环,为严重并发症。

(3)血管并发症及感染。

(4)机械溶血少见。

4.疗效及预后该技术较成熟。

五、室间隔缺损封闭术室间隔缺损(VSD)的非手术封闭治疗已迅速推广应用。

1.适应证

(1)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的膜周部VSD,缺损口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2mm。

(2)肌部缺损型VSD。

(3)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2.禁忌证

(1)相对禁忌证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纯VSD。

(2)绝对禁忌证为已有右向左分流。

3.并发症同ASD介入封闭术。

4.疗效及预后封闭成功病例的即刻效果与手术修补相同,远期疗效待评估。









































二甲基亚砜msds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zz/98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