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针灸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当时

?

马上就要到最热的三伏天啦,也是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时期,对于一些“冬病”,夏季时多为缓解期,很多人会抓住三伏天的有利时机,采取中医治疗的手法将冬天里好发的一些疾病治一治,达到治疗疾病增强抵抗力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冬病夏治?都没听过!

怎么治疗的?有什么禁忌?

去哪里做?价格又是怎样?

别急,答案马上揭晓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三伏贴,又名天灸,传统中医的治疗法。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经络疏松,药物易于渗入人体甚至病灶,因此在人体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敷贴、针灸、埋线、刮痧、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法,能起到调理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为什么要大热天贴?

“春夏养阳”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从夏至起到头伏之前进行第一阶段的穴贴,以期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进而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穴贴,以致达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可以使阳气得到充实,抗病能力得到增强,为预防季节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反复发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亚健康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畏寒怕冷,四肢难温、亚健康状态等。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畏寒怕冷人群、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人群。

消化系统疾病:胃中冷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以及慢性腹泻、厌食、慢性胆道疾病等脾胃虚寒疾病。

风湿疾病: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疾病,中医辨证属于虚寒型的关节疼痛、酸楚、麻木等。

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盗汗

耳鼻咽喉疾病:过敏性鼻炎、咽炎、反复感冒、扁桃体炎、慢性鼻炎、慢性咳嗽、耳鸣。

疾病稳定期宜贴

“冬病夏治”适宜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所以,在选择“冬病夏治”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如果是疾病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辩证施治。

此外,中医贴敷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原本还有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也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体阳燥热者慎贴

“冬病夏治”适用于病性属寒、属阴的患者或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否则,三伏天贴敷后,不仅效果不佳,而且还可能会“火上烧油”,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拿慢性支气管炎做例子,通常在秋冬季节呈加重趋势,夏季进入缓解期后肺肾两虚,通过在三伏天贴敷药物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对于一些有咳浓痰的老慢支患者来说,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也是寒性疾病,但其实不然,机体在受到寒邪入侵时,自身会产生“热气”与之相抗衡,如果机体反应过度,原先的寒症就有可能转化为热证,从而出现咳浓痰等,对于这类咳浓痰的老慢支患者来说,如果在三伏天贴敷温性的药材,反而会使体内的热邪更加旺盛,入冬后,病情也就较前更甚了。

年三伏天灸时间表

伏前加强:年7月3日——年7月12日初伏贴:年7月13日——年7月22日中伏贴:年7月23日——年8月11日末伏贴:年8月12日——年8月21日伏后加强贴:年8月22日——年9月1日

不宜进行敷贴治疗人群

1、孕妇

2、糖尿病患者

3、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人

4、皮肤有破损者

5、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

6、1岁以下的儿童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成人3~6小时、小孩1~2小时,自行把贴药撕除。如特别灼痛,可随时撕除,去除贴药后如局部出现水泡乃正常现象,若局部反应严重者,医院处理。

2、饮食要求: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海鲜、鱼虾、羊肉、蘑菇等发物,其他饮食可与平时一样。

3、由于每个人的病症都不一致,因此用药也不尽相同,因此选贴是很重要的,医院。

4、三伏贴不可自己随意贴敷,穴位选择不准确,直接影响药效。

2-6岁学龄前儿童贴三伏贴效果更佳

三伏贴是人体毛孔开放程度最高的时节,小孩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贴三伏贴较成人疗效更佳,尤其是2-6岁的学龄前儿童,更应抓住每年一次的时机,及早调整好身体。

贴完三伏贴,妈妈应该注意什么?

别以为贴完就松一口气了,后续还要







































补骨脂注射液
长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hl/102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