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刷牙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但是牙齿健康和全身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口腔科专家说,口腔和全身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口腔健康会影响全身健康,反过来,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密切。
口腔健康影响身体健康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戴杰说,口腔问题中对全身影响最直观的就是蛀牙,如果牙齿清洁工作做得不好,蛀牙是必然的。牙齿的本职工作是咀嚼食物,蛀牙带来强烈的疼痛感,肯定会影响牙齿正常工作,所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牙痛期间吃嘛嘛不香,错过很多美食和营养。
“很多小朋友,甜食吃得很多,却不注意刷牙,蛀牙后疼痛难忍,甚至面部肿大发炎,不仅影响学习,拖久了还会影响发育。”他说,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早年不注意保护牙齿,上了年纪后,牙齿松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都咬不动,长此以往,营养和消化都会出现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病与一些身体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心血管疾病,口腔感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有关的最为明显和肯定的例子。研究人员发现,牙龈发炎会导致C-反应蛋白增多,而C-反应蛋白偏高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一个致病因素。而且,口腔中的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人体各处,成为致病的风险因素,特别是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损或植入人工瓣膜的人,就可能引起心内膜炎。
还有相关学术研究表明,牙周炎是早产和低体重婴儿的高危因素。戴杰解释说,如果孕妇患有牙周炎,牙周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体,可导致孕妇前列腺素和致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早产,而且牙周炎越严重,对胎儿的影响越大。
全身问题影响口腔健康当然,身体其他地方的健康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口腔健康。
戴杰介绍,糖尿病、高血压甚至颈椎病都会影响口腔健康,让人出现牙痛、牙龈易出血等情况。
“糖尿病人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会加重牙周炎。”他说,口腔里的粘膜和口水都有抗炎能力,但是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口腔里的“防火墙”功效降低,抗炎能力下降,牙龈问题会加重,引发更多炎症。牙龈发炎后,糖尿病人会更难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
高血压病人,特别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明显时,可能突然出现牙龈持续出血。“因为大多数人都有牙周炎,高血压病人血管压力大,牙龈部位容易出血。”戴杰说,高血压导致的牙龈出血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时牙龈会持续出血,而且血量较多,不容易止血。
还有一些病,虽然不是真正的牙病,但病人却感觉像是牙痛。戴杰曾经遇到一个30多岁的男病人,因反复的牙痛,到口腔科检查,却没发现牙齿有问题,但就是痛。后来,病人和戴杰交流时,说自己有颈椎病,戴杰建议他去骨科看看。病人到骨科治疗后,牙痛症状消失了。“这种情况,是颈椎问题压迫到神经,神经传导异常而表现为牙痛。只有找到发病原因,才能真正治根。”
临床上常见的三叉神经痛发作时让人痛不欲生,常会误诊为牙痛,往往将健康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才引起注意。戴杰说,像这类不是牙病引起的牙痛,治疗时就需要找到病因,否则很难真正止痛。
如何预防和改善戴杰表示,对于口腔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预防,但是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大家以前对这方面知识了解得少,等知道了,牙齿却已经出现问题了。
“不要破罐子破摔,从现在开始认真刷牙,做好口腔保健,虽然不能回到最好的状态,却能让情况不至于继续恶化下去。”他说。
有些特殊人群,在防治口腔问题时要尤为注意。
孕妇是最典型的,因为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改变,原有的口腔问题会加重,而且为了不影响胎儿的发育,即便牙病发作,也不方便用药。牙科医生建议,孕妇在计划怀孕前先处理好口腔问题。
另外,高血压病人要是血压控制不好,是不能拔牙的。如果近期准备择期手术,最好在术前处理好口腔问题,以免口腔中的细菌引发其他躯体疾病,影响手术。
来源:《台州晚报》
恩泽路医办公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