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听风动竹,道是故人来

近日,夏医生完成了一个难度颇高的手术,忍不住诗兴大发,剽窃了几句古人诗词。

说起这次的患者老汪,真的是夏医生的故人了。十一年前,夏医生还是医院专家奋力拉钩的初学者,老汪是最初的几个病人之一,做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因为糖尿病切口愈合不良,夏医生给换了一个多月的药,结果变成了朋友,出院后给他留了电话。

老汪原来就是文体骨干,唱歌、运动样样精通。换了生物瓣以后,生活完全不受影响,各种活动也是一样没拉下。但是,三个月前参加完老年合唱团后,老汪感到有胸闷了,过来做完心超发现,是当年置换的生物瓣出现钙化现象,二尖瓣口又窄了。当时建议,需要第二次手术,不过情况没那么紧急,可以等天气凉快些再来住院。

结果,刚过一月,突然一个晚上刺耳的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里是老汪家人焦急的声音,说是这几天熬夜看奥运会,突然心衰了。万幸经过当地的全力抢救,情况稳定下来了。但是问题的根源还是没有解决,若要根治,唯有来手术。三周前,老汪来到了医院。

但是夏医生的心里总是有个疑问,老汪二尖瓣的问题确实需要手术,但是远没到发如此严重心衰的程度,术前的胸部CT片,似乎让夏医生的疑惑有了解答。CT片上看到冠状动脉的位置上,都是钙化的影子。合并有冠心病?

钙化明显的左冠状动脉

随后的造影证实了夏医生的判断,三支血管病变,每一支的狭窄都在80%以上。(虚线画的都是重度狭窄的地方,红色圆圈内的像个倒置的皇冠的,是原来植入的二尖瓣)

诊断是明确了,但是难题也摆在了医生面前。首先,是二次手术,经过第一次手术,心脏和胸骨之间正常的间隙消失了,心脏紧紧的贴合在胸骨后面,我们在用锯子锯开胸骨的同时,也可能锯开了心脏!!!(这里看到的是,心脏和胸骨之间完全没有空隙)

其次,还有最重要的——二次手术做搭桥。难度在哪里?有图有真相,大家直观的感受下,如果说下面这张图左边的是首次手术我们看到的心脏,右边那张就相当于二次手术我们所看到的心脏。因为第一次手术以后,心脏周围的组织和心脏完全粘连在一块了,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了,要在这样的心脏上找到细如发丝的冠状动脉,无异于大海捞针。

再加上老汪钙化明显的主动脉,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让我们手术的方案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但是每个方案都有各种风险。

最后,我们的决定是,没有完美的手术方案,但我们要追求完美的结果。合内外科之力,做“杂交”手术:对暴露不好的右冠状动脉采用内科放支架开通血管,左冠状动脉则采用外科搭桥。最后,8小时的奋战,手术成功了。瓣膜置换成新型抗钙化的生物瓣,所有的狭窄血管都得到了再开通。

放了支架的右冠状动脉

换上了新型的抗钙化生物瓣又搭了桥

后面,当大家在各种“黄线躺”的时候,老汪正在监护室里度过心功能、肺功能等恢复关,现在顺利恢复的老汪已经回到了普通病房,积极康复中。夏医生也算是不负信任。不过有几句题外话,夏医生不得不唠叨一下。

一、如果有置换了生物瓣的患者,不要盲目补钙,容易导致生物瓣加速钙化。老汪就是例子,喜欢吃虾皮,结果补进去的,不仅仅到骨头,原来柔软的生物瓣瓣叶,都变成石片状。

二、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不仅需要定期服药,同时定期检测血糖血压很重要,运动虽然好,但不能包治百病。老汪的情况就是光吃药不检测,短短的十年从没有冠心病,到三支血管严重病变。

夏与何谈心脏这是个时而严谨讲医、时而嘻谈人生的地方~







































鍒樹簯娑?
鐧芥穩椋?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hl/68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