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鉴别

第一心音[S1]

第二心音[S2]

第三心音[S3]

第四心音[S4]

时相

心室等容收缩期

心室等容舒张期

心室快速充盈期末

心室舒张末期

心电图位置

QRS波群开始后0.02~0.04s

T波终末或稍后

T波后0.12~0.18s

QRS波群前0.06~0.08s

产生机制

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关闭

血流冲击室壁[房室瓣、乳头肌等]

心房收缩、房室瓣及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

听诊

特点

音调

较低顿

较高而脆

低顿而重浊

低调、沉浊

强度

较响

较S1弱

历时

较长[0.1s]

较短[0.08s]

短[0.04s]

最响部位

心尖部

心底部

仰卧位心尖部及其内上方

心尖部及其内侧

临床意义

正常成分

正常成分

部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

正常情况下听不到

1、四种心音的比较

2、四种S2分裂的比较

类型

分裂时相

机制

病因

生理性分裂

受吸气、呼气的影响

深吸气右心回心血量↑

肺动脉瓣关闭迟于主动脉瓣等

通常分裂

受吸气、呼气的影响

右室排血时间延长或左室射血时间缩短

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

固定分裂

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

吸气时右房压力暂时↑→左向右分流↓抵消吸气导致的右心血流↑的改变

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隔缺血等

反常分裂

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

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

3、两种奔马律的比较

类型

舒张早期奔马律

舒张晚期奔马律

又称

第三心音奔马律

收缩期前奔马律或房性奔马律

实质

病理性的S3

增强的S4

机制

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肌张力↓与顺应性↓,以致心室舒张时,血液充盈引起室壁振动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顺应性↓,以致心房为克服心室的充盈阻力而加强收缩所产生的异常心房音

听诊部位

左室奔马律在心尖区或其内侧,右室奔马律则在剑突下或胸骨右缘第5肋间

心尖部稍内侧最清楚

听诊特点

音调低、强度弱、在S2之后,与S1和S2的间距相仿,通常心率较快

音调低、强度弱、距S2较远,较接近S1

临床意义

心力衰竭、剂型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与心肌病等严重心功能不全时

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等

4、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

鉴别点

生理性

器质性

年龄

儿童、青少年多见

不定

部位

肺动脉瓣区和/或心尖区

不定

性质

柔和、吹风样

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持续时间

短促

较长、常为全收缩期

强度

2/6级

常3/6级

震颤

3/6级以上可伴有震颤

传导

局限

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

5、心脏杂音

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区

①功能性:柔和、吹风样、局限短时,运动、贫血、妊娠等

②相对性:左心增大引起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冠心病

③器质性:粗糙吹风样、占全收缩期并向左腋下传导,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①器质性:心尖S1亢进,局限于心尖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递增型伴震颤,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②相对性:Austin-Flint杂音,较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区

①器质性:喷射性,响亮而粗糙向颈部传导,常伴震颤且A2↓,主动脉瓣狭窄

②相对性:柔和,常A2亢进,见于升主动脉扩张如高血压等

舒张早期开始递减型柔和叹气样,常向胸骨左缘及心尖传导,风湿性或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马方综合征等

肺动脉瓣区

①生理性:柔和吹风样、时限较短,青少年和儿童中多见

②相对性:类似生理性,P2亢进,二尖瓣狭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等

③器质性:喷射性、粗糙伴震颤且P2↓,肺动脉瓣狭窄

器质性病变极少,多由于肺动脉扩张导致相对性关闭不全,Graham-Steel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区

①相对性:柔和吹风样、吸气时↑,右心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②器质性:极少见,类似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伴颈静脉和肝脏收缩期搏动

少见,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低调隆隆样,见于三尖瓣狭窄

6、摩擦音比较

比较点

胸膜摩擦音

心包摩擦音

性质

粗糙、高音调、搔抓样、耳边摩擦样

听诊部位

前下侧胸壁最常见

心前区胸壁

时相

与呼吸一致

与心搏一致

临床意义

胸膜炎

心包炎

检查

屏气时仍有心包摩擦音但胸膜摩擦感消失









































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mdc.com/wahl/12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