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简称,其中尤以二尖瓣狭窄多见,约占总数的90%以上。据了解,风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中青年,也是导致中青年中风偏瘫、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中青年高发的风心病占脑栓塞的40%以上,由此可见,及早发现风心病的征兆早期治疗非常关键,中医教你从面部自测风心病,及时发现风心病的前兆。
中医如何从面部自测风心病?这些身体症状提示有可能得了风心病
一是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卧。二是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免疫力下降。实际这个风湿病导致瓣膜损伤以后,这几个症状是最明显的,气喘即突然呼吸上气不接下气,这是一个警告,与心脏冠心病的症状有相似,冠心病是上楼明显的气短出汗。
一般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免疫系统下降,食欲不振,偶尔吃完以后它膨胀,水气不往下走了,吃一点就胀,喝点水就不下了,感觉水气往上冲,不往下降,就是中医所说的水饮凌心。所以出现下肢水肿,脾的代谢、水的代谢也逐渐下降,嘴唇一般都紫绀,嘴唇出现一个红紫,就是血氧含量不足了,没抽烟、没熬夜、没饮酒,血脂也不高,若是这种情况下嘴唇出现紫绀,上下嘴唇非常青紫。
拿镜子从舌象自测风心病
在舌象上的主要表现,自测方法一个是舌头颜色呈暗紫色,且舌尖红亮;另一个是舌脉变饱满,呈细枝状凸起。伸出来以后一个往上卷,两个小青筋部,出现了一个瘀紫斑,像出血点似的,凸起的小点点。还有就是舌面小了以后,它中间有一点舌尖,也是一种亮光紫,在舌尖的尖部有小红点,也是舌体变得饱满的状态,前头有缩小,它的整个舌体变化了,这也是一个细小的变化。一旦发现,千万不可忽视,及时发现风心病的征兆才能及早防治,从而远离风湿性心脏病。
50多岁大姐风心病小中风很难受,被推荐的中医系列古方显奇效
曾有一位50多岁的方女士,过去一直身体很好,面色也挺红润,只是运动以后稍微有点气短,尤其上下楼她感觉有点憋气,但小便稍微频数一些,其他的有时变天,她反应很大,在没看病之前,她和女儿还生了一次气,在吃饭的过程中,她手拿着筷子,突然觉得饺子夹不动了,手指不灵活,饺子也就突然落到盘里,筷子也随即掉了,掉地下以后,她想捡起来,手突然麻一下,够筷子的时候,突然眼前出现了神智不清,语言就不利,口眼稍微有点逐渐歪了,到医院一检查,她得了脑梗,也就是说中风,中医叫脑卒中,也就是说小中风,一般都是在三年之内不会犯的。
但是她逐渐就感觉到身体一动就气喘吁吁了,心里头心慌心悬,四肢无力,尤其夏季感觉憋闷,行动不便,走几步就好像上气和下气不相接,很难受,这时候睡眠也差,头也晕,记忆力也逐渐下降,尤其她下肢出现了浮肿,腹部非常大,吃点就不下,水就好像不走,左侧肩膀憋的也有点麻胀,还有点疼痛的感觉,心慌失眠的现象同时出现,医院的检查,发现了她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通过做心脏彩超,发现二尖瓣闭锁不全了,已经给她确诊为风心病瓣膜损伤,如果我们养心没有养好,有风湿寒湿的地区,尤其北方寒冷,这都得保护,避免被风湿寒侵扰。
这个方女士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广慈中医门诊,通过专属的中医分析,看舌象舌紫、有瘀紫斑、舌体饱满,辨证属于心血不调、血瘀水停,采用中医系列古方丸剂和膏剂,祛湿利水,调理心血,养心健脾,解决风心病瓣膜关闭不全、下肢水肿、腹胀等问题,不到一个月,就反馈心慌失眠的次数减少了,一个疗程下来,四肢无力、胸闷气喘、头晕失眠、下肢浮肿等不适就明显减轻,服用到两个疗程,症状大减,走路气喘吁吁的情况没有了,水肿也下去了,继续巩固两个疗程反馈情况越来越好,到医院复查二尖瓣关闭不全居然逆转了,风心病也逐渐恢复好转,现在做简单的养生运动都没问题了,最开心的莫属方女士和她女儿了。
中医治疗风心病审证严密,标本兼治
风心病虽症状复杂,变化较大,又往往涉及到多个脏腑,但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以心病为本,它脏(肾脾肺肝)之病为标。就水饮停积而论,心在五行属火,脾在五行属土,心气虚,火不生土,脾必亏损,致运化失职;心脾虚损,“虚必及肾”,致肾气渐衰,肾阳不足,温煦气化无权;加之肺气衰弱,血瘀阻肺,不能通调水道,于是水湿不能运化排泄,浸渍于脏腑经脉,泛滥为肿。晚期水气上冲,凌心射肺,易成脱证危候。总之,治疗风心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一定要详分标本虚实,审证严密,辨证施治,对症治疗,方能在治疗上胸有成竹,在中医系列古方治疗下效果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