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认为脸蛋红扑扑的是健康的象征,但是有一种特殊的脸红,如果一旦出现在脸上有可能意味着致命的危机,导致脸红出现的这个危险发生的地方像一个开关的门一样,在心脏中非常小,只有4-6平方厘米,就像是一个掌管生命的小开关一样,如果这个开关坏了,就会引发致命的后果,这个开关就是心脏的二尖瓣,正常的二尖瓣是一个单项阀门,使得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如果发生了二尖瓣狭窄不能完全开放,血液要从心房流向心室,血流受限,直接导致左心房的增大。
重视致命的脸红出现典型的二尖瓣面容,谨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出现两颊暗红,口唇紫红这种特殊的面容意味着二尖瓣可能发生了重度狭窄,血液不能正常的供应人体,体内供血不足,缺血缺氧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不重视,心脏一旦结构改变,房颤、心衰、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就会发生,进而出现颈静脉怒张、腹水、下肢水肿、体力活动受限等情况。
病变早期我们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容易出现在运动、情绪激动后出现,严重的患者会存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困难,睡觉不能平躺,有些患者会出现咳嗽,多为干咳或咳泡沫痰,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咯血、声音嘶哑等症状。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二尖瓣面容,也就是我们说的脸红的表现,可表现为整体面色灰暗、脸颊颜色发红发紫、口唇颜色发暗。中医察言观色话望诊,如何通过面部观察诊断二尖瓣狭窄?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着关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一个故事:扁鹊拜见桓侯,发现他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将会深入体内,但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隔了五天,发现病已在血脉里,又过了五天,病已在肠胃间,不治将更深侵入体内,再过了五天,扁鹊看见桓侯就向后退跑走了,因为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果然,过了五天后,桓侯身上患了重病,派人召请扁鹊,扁鹊已逃离齐国,桓侯于是就病死了。
这个故事一方面体现了扁鹊的医术高超,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医上一种重要的疾病诊断方法——望诊。就是通过观察病人来获取与疾病相关信息的一种手段。扁鹊对齐桓侯疾病的判断,就是依靠望诊获得的。这个故事虽然可能有夸大的地方,但通过对人体外在生命活动的观察,确实是可以判断体内的病理变化的某些特征的。这在西医学上也有明确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前面提到的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在两颧部出现潮红,说明人体特定部位的颜色变化和相应的疾病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
中医有句术语叫“其华在面”,华,光彩之意,即指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人体气血的盛衰极易表现于面部。一个人如果身体强健,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气血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面色如同生命的一面镜子可以时刻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中医通过对患者的面色观察而进行诊断心脏瓣膜病的。中医的经典著作《难经》认为,一个中医医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望诊就能正确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并据此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被称为“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自上而下,以人体为对象,所以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
二尖瓣狭窄、心衰不手术也能更好的治疗,不试不知中医系列古方的神奇
曾经有一个算是来治的比较晚的张阿姨,她已经60岁了,刚开始咳嗽,一看脸部颧骨这个地方,有比较深颜色的这种增红的现象,怀疑有心脏瓣膜病,她没有重视。后来有咳血,胸闷气短,做心脏彩超检查已经发展为二尖瓣中度狭窄,心衰四级,这个面容变得紫红色,嘴唇青紫明显,最严重的时候是晚间睡觉都不能平躺,一平躺之后这个憋气气短非常严重,必须得坐起来,一晚上都是坐着睡觉,非常痛苦。医院治疗也没有得到缓解,直到心衰严重不想手术才找到中医。
中医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情,探求本原,辨证施治,采用中药经典古方整体调和五脏、阴阳,局部瓣膜针对性用药,制定专属于张阿姨的古方丸剂和膏剂,并根据病情使用重剂,达到营养心脏细胞,重新激活机体的自愈能力,逆转心衰瓣膜病,有效规避手术。20天就反馈说症状明显减轻,2个疗程下来,不咳血了,终于不用难受地坐着睡了,平躺睡觉最舒服了;随证调方后,继续巩固两个疗程,复查心脏彩超,心衰降为2级,二尖瓣从中度狭窄变为了轻度狭窄,这给了张阿姨莫大的信心,又坚持服用了三个疗程,各种不适症状逐渐消失,生活质量提高,二尖瓣狭窄和心衰都逆转了,她感叹:“真是不试不知中医古方的神奇。”
更早发现隐藏的致命危机,警惕导致二尖瓣狭窄的因素
最后,平常多注意观察,提高警惕,更早发现面色异常并重视起来,注意导致二尖瓣狭窄的因素,及早进行中医的有效调治。二尖瓣狭窄多发生于中年人、老年人,相比男性来说,女性患者更加常见。大多数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多有链球菌感染所致。有的二尖瓣狭窄是先天性的因素导致的,几岁的孩子就可能存在问题,也有些二尖瓣会因年龄的增长出现钙化、增厚、硬化导致狭窄。当然了,我们的血压等因素也会成为二尖瓣发病的一个潜在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